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右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以1980年工业总产值为起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小题2】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16 09:41: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图为东南亚局部图

材料二:图为岛国新加坡。新加坡国土面积718.3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人口约547万(2014年),经济发达,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但居住在这里丝毫感觉不到这点。虽然地表没有河流,新加坡的降水相对充沛。聪明的政府当然不甘心让这些可贵的淡水白白流进大海,它们都被回收利用起来,经过复杂的处理供给城市用水。即便进口淡水和海水净化的成本非常的高,新加坡的水价却低的惊人,每吨只要1块1毛7,水质也非常好,直接饮用也没有问题。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在政府修建的租屋里,水龙头的口径要比国内的小,也许是出于节水考虑吧。

材料三: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转口港,东南亚重要的商业、旅游城市,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缺乏,经济以转口、出口加工、航运、金融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炼油、石油化工、电子、电器、纺织等。
(1)据材料一描述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4分)
(3)简述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的积极影响和对新加坡的消极影响。(8分)
(4)新加坡本国没有石油资源,却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冶炼中心,试分析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