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如何减少碳排放量,成为21世纪初最重要的环保话题之一。泛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以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4省的53个地级市。如图示意泛长三角地区工业重心与碳排放重心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10年和2005年相比,泛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减少的省(市)最可能是
A.上海市
B.浙江省
C.江苏省
D.安徽省
【小题2】泛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和碳排放的特点是
A.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
B.工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的距离呈现出“增—减—增”的趋势
C.影响碳排放空间格局变化的因素是工业发展状况
D.工业重心每五年的平均移动速度先快后慢
【小题3】泛长三角地区减少碳排放量的合理措施是
A.将高耗能产业由本区东部转移到西部
B.用天然气、石油取代煤炭作为主要能源
C.进行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提高能效
D.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第一产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8-23 01:29: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业发展出现了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分别对应下面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与a、c两地相比较,指出b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
(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c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新兴工业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乡镇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同类题2
图甲为耕地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图、图乙为耕地产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Ⅲ阶段耕地收入受经济水平影响大
B.耕地利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C.耕地收入越大,利润越高
D.经济作物的利润一直超过粮食作物
【小题2】在充分发挥能力状态下的单位面积耕地产量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提高,原因最可能是
A.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大
B.培育良种
C.农业劳动力增加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同类题3
打开中国地图,环渤海经济圈清晰地勾勒出一只仰天欲飞的龙头形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环渤海经济圈正加快由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向重加工业方向转变,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转变,由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22分)
(1)关于①②两大工业基地,工业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分)
A.①地以重工业为主,结构比较单一
B.②地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C.①地钢铁、煤炭、机械等工业发达,海盐化工著名
D.②地高新技术工业较发达
(2)图中A附近的河流3~5月份流量较少,试结合下图分析其原因。(6分)
(3)图中有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4)一些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8分)
同类题4
“再工业化”是西方学者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目前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集”现象。下表是近些年美国制造业“回集”的代表性事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的根本实质是
A.解决国内就业问题
B.提升工业的竞争能力
C.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D.提高工业产值的比重
【小题2】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回巢”,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
A.生产成本增加
B.劳动生产率降低
C.产品出口受限
D.传统工业受冲击大
【小题3】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回巢”,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重视高端制造人才的培养②发展优势传统制造业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5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环境污染加重②人口出现负增长③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④产业布局不合理⑤劳动力素质太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