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地广人稀,耕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小题2】关于B地及所属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1-02 12:2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下图)。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 “优势弱化,劣势凸现”。与材料二中的长江三角洲相比,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     ,劣势具体指的是 。再加上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减弱,  面临困难。
(4)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5)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珠江三角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