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河崔玄伯见而之异:诧异
B.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心意
C.辽东公翟黑子世祖宠:受宠
D.为为讳乎首:自首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B.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C.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D.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河人崔玄伯赞叹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
B.高允为人明智、忠诚、富有远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高允援古论今,引用数据阐明危害,最后世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因他向皇帝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
(2)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8-09 10:14: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文言文阅读
郑善果,郑州荥泽人也。祖孝穆,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父诚,周大将军、开封县公。大象初,讨尉迟迥,力战遇害。
善果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诏令袭其官爵。家人以其婴孺,弗之告也,受册悲恸,观者莫不为之流涕。 隋开皇初,改封武德郡公,拜沂州刺史。大业中,累转鲁郡太守。
善果笃慎,事亲至孝。母崔氏,贤明晓于政道,每善果理务,崔氏尝于阁内听之。若处事不允,母则不与之言,善果伏于床前,终日不敢食。崔氏谓之曰:“汝先君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继父之心。自童子承袭茅土,今位至方伯,岂汝身能致之耶?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嗔怒?内则坠尔家风,或亡官爵;外则亏天子之法,以取罪戾。吾寡妇也有慈无威使汝不知教训以负清忠之业吾死之日亦何面以事汝先君乎”善果由此遂励己为清吏,所在有政绩,百姓怀之。 及朝京师,炀帝以其居官俭约,莅政严明,与武威太守樊子盖者为天下第一。
从幸江都。宇文化及弑逆,署为民部尚书,随化及至辽城。 淮安王神通围化及,善果为化及守御督战,为流矢所中。及神通退还,窦建德进军克之。建德将王琮获善果,诮之曰:“公隋室大臣也,奈何为弑君之贼殉命苦战而伤痍若此?”善果深愧赧,欲自杀,伪中书令宋正本驰往救止之。乃奔相州。神通送于京师,高祖遇之甚厚,拜太子左庶子。
善果在东宫,数进忠言,多所匡谏。未几,检校大理卿。正身奉法,甚有善绩。寻坐事免。及山东平,持节为招抚大使,坐选举不平除名。后历礼部、刑部二尚书。贞观元年,出为岐州刺史,复以公事免。三年,起为江州刺史,卒。
(摘自《旧唐书》六十二卷)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寡妇也有慈/无威使汝不知教训/以负清忠之业/吾死之日/亦何面以事汝先君乎/
B.吾寡妇也/有慈无威/使汝不知教训/以负清忠/之业吾死之日/亦何面以事汝先君乎/
C.吾寡妇也有慈/无威使汝不知教训/以负清忠/之业吾死之日/亦何面以事汝先君乎/
D.吾寡妇也/有慈无威/使汝不知教训/以负清忠之业/吾死之日/亦何面以事汝先君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爵位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位,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各王朝都有封爵制度,并且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以世袭。
B.炀: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给予的带有评判性的称号,可褒扬可批评。按照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炀”表示批评。
C.弑:杀。古代专指子杀父、下杀上为“弑”。宇文化及本为隋炀帝近臣,他杀死隋炀帝自立为帝,故文中称其为“弑君之贼”。
D.拜、转、出,表示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拜沂州刺史”指授予沂州刺史一职,“转鲁郡太守”指调动到鲁郡担任太守。“出为岐州刺史”,指从京官外调到岐州担任刺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善果为名门之后。郑善果的祖父郑孝穆和父亲郑诚都曾担任重要官职,父亲郑诚在大象初年攻打尉迟迥时,奋力作战阵亡殉国。
B.郑善果知错能改。郑善果的母亲精通治家治国的道理,她因郑善果处事不合情理而教导他为官之道,郑善果自此励己成为百姓拥戴的好官。
C.郑善果为官清廉。他秉承清忠的家训,清廉为政,任职时多有政绩,得到百姓和皇帝的肯定,隋炀帝称他和樊子盖为官“天下第一”。
D.郑善果多次被贬。郑善果一生经历多个王朝,仕途多有起伏,担任检校大理卿时因选举不公被除名,担任岐州刺史,也因公事被免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果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诏令袭其官爵。
(2)汝先君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董昌,杭州临安人。中和三年,刺史路审中临州,昌率兵拒,不得入,即自领州事。镇海节度使周宝不能制,因表为刺史。昌已破刘汉宏,兵益强,进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僖宗始还京师,昌取越民裴氏藏书献之,补秘书之亡,授兼诸道采访图籍使。

始,为治廉平,人颇安之。当是时,天下,贡输不入,独昌赋外献常参倍。旬一道,以五百人为率,人给一刀,后期即诛。朝廷赖其入,故累拜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爵陇西郡王。视诏书讫,字偿一缣,归当制官。而小人意足,浸自侈大,托神以诡众。始立生祠,割香木为躯,内金玉纨素为肺府,冕而坐,妻媵侍别帐,百倡鼓吹于前,属兵列护门足。属州为土马献祠下,列牲牢祈请,或绐言土马若嘶且汗,皆受赏。昌自言:“有飨者,我必醉。”蝗集祠旁,使人捕沈镜湖,告曰:“不为灾。”客有言:“尝游吴隐之祠,止一偶人。”昌闻,怒曰:“我非吴隐之比!”支解客祠前。

始罢榷盐以悦人丰衣食后稍峭法笞至千百或小过辄夷族血流刑场地为之赤有五千馀姓当族,昌曰:“能孝于我,贷而死。”皆曰:“诺。”昌厚养之,号感恩都,刻其臂为誓,亲族至号泣相别者凡民讼,不视狱,但与掷博,不胜者死。用人亦取胜者。

昌得郡王,咤曰:“朝廷负我,吾奉金帛不赀,何惜越王不吾与?吾当自取之!”下厌其虐,乃劝为帝。近县举狂畐请,昌令曰:“时至,我当应天顺人。”其属吴繇、秦昌裕、卢勤、朱瓒、董庠、李畅、薛辽与妖人应智、王温、巫韩媪皆赞之。昌益兵城四县自防。山阴老人伪献谣曰:“欲知天子名,日从日上生。”昌喜,赐百嫌,免税征。

(选自《新唐书•董昌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罢榷盐/以悦人丰衣食/后稍峭法笞/至千百/或小过/辄夷族血流刑场/地为之赤/
B.始/罢榷盐以悦人/丰衣食/后稍峭法/笞至千百/或小过辄夷族/血流刑场/地为之赤/
C.始/罢榷盐以悦人/丰衣食/后稍峭法笞/至千百/或小过/辄夷族血流刑场/地为之赤/
D.始/罢榷盐/以悦人丰衣食/后稍峭法/笞至千百/或小过辄夷族/血流刑场/地为之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古代官名。“刺”,检核问事之意。汉武帝时始置,意在监察地方。
B.秘书,古代称掌管图书之官。如汉以来之秘书监、秘书郎,三国魏之秘书令、秘书丞。
C.生祠,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是用来纪念活人的,而常见的祠是用来纪念逝者的。
D.郡王,中国古代爵位名。唐宋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除皇室外,臣下不得封郡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昌认真尽责,并不是无功受禄。打败刘汉宏,兵力日益强大,升为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后来获得了越民裴氏所藏的书并献给唐僖宗,被补上秘书的缺位。
B.董昌对唐王朝一直是忠心耿耿的。当藩镇割据时,天下的贡奉不入唐室,只有董昌坚持向朝廷大量进贡朝廷依赖他的供奉,授封他陇西郡王的爵位。
C.董昌小人得志,逐渐自高自大。假托神灵以欺骗众人,为自己立生祠,用香木雕刻自己的人像,摆上供品祈福请愿。
D.董昌野心膨胀,意欲称帝。向朝廷请求进封越王未果,得封郡王,却大为不满;属下及附近几县劝他称帝,他就说即帝位是应天顺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旬一道,以五百人为率,人给一刀,后期即诛。
(2)凡民讼,不视狱,但与掷博,不胜者死。
(3)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也。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徒于中山。皇始初,先于井陉归顺。太祖后以先为丞相卫王府左长史。从元仪平邺,到义台,破慕容驎军,回定中山,先每一进策,所向克平。车驾还代,以先为尚书右中兵郎。太祖谓先曰:“今蠕蠕屡来犯塞,朕欲讨之,卿以为何如?”先曰:“陛下神武,威德遐振,举兵征之,必将摧殄。”于是北伐,大破蠕蠕。转七兵郎。太祖问先曰:“天下何书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对曰:“唯有经书。”又问曰:“天下书籍,凡有几何?朕欲集之,如何可备?”对曰:“伏羲创制,帝王相承,以至于今,世传国记,天文秘纬不可计数。陛下诚欲集之,严制天下诸州郡县搜索备送,主之所好,集亦不难。”太祖于是班制天下,经籍稍集。太祖之讨姚兴于柴壁也,问先,对曰:“臣闻兵以正合,战以奇胜。夫高者为敌所栖,深者为敌所因,兵法所忌而兴居之,可不战而取。”太祖从其计,兴果败归。太宗即位,问左右旧臣之中为先帝所亲信者有谁。时新息公王洛儿对曰:“有李先者,最为先帝所知。”太宗召先引见,拜安东将军。诏先与上党王长孙道生率师袭冯跋乙连城,克之,悉虏其众。乃进讨和龙。先言于道生曰:“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束,各五尺围,用填城堑。攻其西南,绝其外援,勒兵急攻,贼必可擒。”道生不从,遂掠民而还。后出为武邑太守,有治名。世祖即位,征为内都大官。神?二年卒,年九十五。诏赐金缕命服一袭,赠定州刺史、中山公,谥曰文懿。

(节选自《魏书·李先传》)

【小题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B.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C.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D.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驾,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后亦用为天子的代称。
B.国记,按时间顺序记述一国史实或事件的史书。
C.郡县,秦朝统一后行郡县制,郡以下置县,官员由中央任免。
D.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是一郡的行政长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先重视经典书籍,鼓励集书。太祖要收集天下书籍时,李先认为从伏羲氏开始到现在天下的书籍不计其数,但皇帝喜好,收集起来不难,鼓励他搜集书籍。
B.李先回答皇帝问题,看法准确。太祖在柴壁讨伐姚兴时问李先的看法,李先认为用兵要以常法交战,战斗要出奇制胜,但姚兴犯了兵家大忌,可不战而取。
C.李先深受皇帝喜爱,担当重任。太宗即位后问周围人旧臣中谁被先帝看重,新息公回答说李先最受先帝赏识,太宗就诏见李先,授予他安东将军。
D.李先策略分析正确,不被采纳。李先与长孙道生袭击乙连城时,献计让士兵每人准备一捆青草来填塞城壕,但长孙道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遂携掠民众而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神武,威德遐振,举兵征之,必将摧殄。
(2)攻其西南,绝其外援,勒兵急攻,贼必可擒。

同类题4

元故楼主簿行状
宋 濂
君讳国华,字彦英,姓楼氏。为义乌智者里人。曾大父慧、大父绍、父浚,皆隐德不仕,而君父以家大穰为邑重望。至君乃不复事厚积,独好诗书,志于仕进。学成,就试翰林院,授漳州路学正。未几,以母丧免归。
泰定间,县恶少余乙,肆为剽掠,民惧其祸。君率强有力者,持梃以捕,得渠凶十馀人。因之授婺州路浦江县政内乡巡检。君至官,逻警有严,寇盗屏息。巡司屋坏,民欲为改作,君不欲烦民,捐禄成之。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至正丙申,荐饥,邻县石甲啸聚,又相劫掠。府公知君之能,移君之任,捕得二十馀人,其患遂弭。转授保义副尉、湖州路德清县主簿,命下,丁父忧,不赴。服阙,浙东宣尉使司分镇绍兴,以照磨之职起君。君从之,益务谨饬,不以案牍之劳为辞,极为上官所赏受。
遭世多故,解绶而归,以六世祖茔荒秽不治,乃谋以弟。缭以周垣,仍创祠置田,合族以祭。无亲疏远迩,悉以慈识接之。或以贫窭有干,即与粟贷钱,无靳色。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府君隐约田间,不务为光耀。抚事酬物,恒出于诚悫,无矫伪自欺之意。宗姻州里,咸目之为笃行君子云。
然其为人好施与,不以家之单索为念。其友竞田,久不解,府君乃斥己壤之腴者庚之,其争遂息。人有鬻田于府君者,质剂既定,逮秋而租入过其数。府君曰:“是膏梁子,不知物价之上下者也。吾可苟利之耶?”明增其直。
至正甲午秋九月,忽语其子曰: “吾春秋五十有三,不可谓不老也。汝等齿亦长矣,吾不复留意人间事。闻歙州多佳山水,将往游焉。”言已,即出门去,沉酣回涧曲岑间。复还金华,访赤松遗迹,追逐云月,浩然而归。越明年,乙未四月十四日,以病卒。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渠凶十馀人 渠:大
B.无靳色    靳:吝啬
C.人有鬻田于府君者  鬻:买
D.沉酣回涧曲岑间    岑:小而高的山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楼国华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没有做官,而楼国华却多次做官。
B.楼国华解职归乡后,修整祖茔,修建家祠,聚集家族的人一起祭拜。
C.楼国华的朋友与别人争田产,他就拿出自己的肥田来赔偿,平息了纠纷。
D.因对现实不满,五十三岁的楼国华毅然离家,游山玩水,乐在其中。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
(2)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与弟頔皆以进士试礼部预选,会诏兄弟毋并举,频即推其弟,弃去。后六年,乃擢第。自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南昌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迁殿中丞。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频视券墨浮朱上,曰:“是必先盗印然后书。”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梦松用此入为监察御史,频坐不时具狱,降监庆州酒,徙知长洲县。天禧初,增置谏官、御史十二人,频以选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陈、亳间民讹言兵起,老幼皆奔,命安抚京西。还,为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从子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又诏鞫邛州牙校讼盐井事。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频雅善丁谓,谓贬,左迁尚书比部员外郎、监饶州酒。起知信州,进刑部员外郎、知福州。王氏时,赋民官田,岁输租税而已。至是,或谓鬻之可得缗钱二十余万,频疏以为不可。徙知潭州。改广西转运使,擿宜州守贪暴不法,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复入为度支判官,累迁刑部郎中。使契丹,至紫濛馆卒。契丹遣内侍就馆奠祭,命接伴副使吴克荷护其丧,以锦车驾橐驼载至中京,敛以银饰棺,又具鼓吹羽葆,吏士持甲兵卫送至白沟。诏遣其子访乘传扈其柩以归。访官三班奉职,即许也。

(节选自《宋史·章频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B.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C.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D.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禧是宋真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它不同于庙号、谥号和尊号。
B.召对是指臣下上朝时向君主进言、汇报有关情况,君主根据请示的问题逐一回复。
C.左迁指降低官职,亦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乘传是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频知书达理,礼让兄弟。在与弟到礼部参加进士预选考试时,恰逢诏令兄弟不能同时参加,章频就让给弟弟,自己离开,六年后才考中进士。
B.章频明察秋毫,善于断案。审理孙延世案时,通过蛛丝马迹,查明事实真相,终于让孙延世伏罪,但他却因此案被降职。
C.章频安抚有方,深孚众望。陈、亳间百姓谣传要发生战争,老幼全部逃难,朝廷命章频安抚京西。他回京后,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
D.章频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王安石当政时,把官府的田地交给百姓经营,百姓只需每年缴纳租税,章频上疏认为这并不可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
(2)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