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令侍书。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十五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曰:“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十七年,太宗问遂良曰:“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余人。食器之间,苦谏何也?”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以为然。
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其年,加银青光禄大夫。二十一年,以本官检校大理卿,寻丁父忧解。明年,起复旧职,俄拜中书令。
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仍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永徽六年,左迁潭州都督。显庆二年,又贬为爱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选自《旧唐书·褚遂良传》,有删改)
【注】
①王逸少:王羲之。
②纂组:赤色的绶带,泛指精美的织锦。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B.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D.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B.“侍书”,古代官职名,指辅导太子学业、掌管文书的官员,宋明时为翰林院属官。
C.“便宜”,既指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也指因利乘便。文中用的是第一个意思。
D.“丁父忧”,指遭父亲之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丁忧期间,一般不准为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遂良精通书法。褚遂良擅长隶书,欧阳询十分看重他;唐太宗认为虞世南死后,除了褚遂良没有人可以谈论书法。
B.褚遂良忠于职守。褚遂良兼知起居事期间,在和太宗的一次对话中表示要忠于职责,即使君主有不好的言行也会如实记载。
C.褚遂良深得信任。太宗病危时召褚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内室托付后事,并告诉太子只要有这二人在,国家的事就不用担心了。
D.褚遂良仕途坎坷。太宗时褚遂良曾官拜中书令,高宗时赐爵河南县公,但后来被贬为潭州都督、爱州刺史,卒于官任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2)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9-02 03:2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完颜阿骨打,讳旻,世祖第二子也。幼时与群儿戏,力兼数辈,举止端重,世祖尤爱之。世祖与腊碚、麻产战于野鹊水,世祖被四创,疾困,坐太祖于膝,循其发而抚之,曰:“此儿长大,吾复何忧?”十岁,好弓矢。甫成童,即善射。一日,辽使坐府中,顾见太祖手持弓矢,使射群乌,连三发皆中。辽使矍然曰:“奇男子也!”太祖尝宴纥石烈部活离罕家,散步门外,南望高阜,使众射之,皆不能至。太祖一发过之,度所至逾三百二十步。宗室谩都诃最善射远,其不及者犹百步也。天德三年,立射碑以识焉。
康宗七年,岁不登,民多流莩,强者转而为盗。欢都等欲重其法为盗者皆杀之太祖曰以财杀人不可财者人所致也。遂减盗贼征偿法为征三倍。民间多逋负,卖妻子不能偿,康宗与官属会议,太祖在外庭以帛系杖端,麾其众,令曰:“今贫者不能自活,卖妻子以偿债。骨肉之爱,人心所同。自今三年勿征,过三年徐图之。”众皆听令,闻者感泣,自是远近归心焉。
辽使阿息保来,曰;“何以不告丧?“太祖曰:“有丧不能吊,而乃以为罪乎?”他日,阿息保复来,径骑至康宗殡所,阅赗马,欲取之。太祖怒,将杀之,宗雄谏而止。既而辽命久不至,辽主好畋猎,淫酗,怠于政事,四方奏事,往往不见省。
二年甲午六月,太祖至江西,辽使使来致袭节度之命。初,辽每岁遣使市名鹰海东青于海上,道出境内,使者贪纵,征索无艺,公私厌苦之。康宗尝以不遣阿疏为言,稍拒其使者。太祖嗣节度,亦遣蒲家奴往索阿疏,故常以此二者为言,终至于灭辽然后已。
将至辽界,先使宗干督士卒夷堑,既度遇勃海军攻我左翼七谋克,众少却,敌兵直犯中军,斜也出战,哲垤先驱,大祖曰:“战不可易也,”遺宗干止之。宗干驰出斜也前,控止哲垤马,斜也遂与俱还。敌人从之,耶律谢十坠马,辽人前救,太祖射教者毙。并相谢十中之。有骑突前,又射之,彻紮洞胸,谢十拔箭走,追射之,中其背,饮失之半,债而死,获所乘马,宗干与数骑陷辽军中,太祖救之,免宵战。或自傍射之,失拂于颡。太祖顾见射者,一失而毙。谓将士曰:“尽敌而止。”众从之,勇气自倍,敌大奔,相践死者十七八。
(注)①腊碚、麻产:活刺浑水诃邻乡纥石烈部人,曾侵掠野居女直,②活离罕:《金文·语》“活离罕,羔。”此为女真语中以动物名为姓的一例,③康宗:金康宗完颜乌雅束(1061年-1113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兄,④欢都(公元1051-1113),完颜部人,⑤赗:助人办丧事的财物,都勃极烈:金国官名,实际上是大首长,即金国首领,⑥债:仆倒。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时与群儿戏,力兼数辈     兼:同时抵挡
B.十岁,好弓矢,甫成童,即善射 甫:刚刚
C.岁不登,民多流享  登:粮食成熟
D.太相曰;“战不可易也。”   易:轻视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德三年,立射碑以识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B.今贫者不能自活,卖妻子以偿债/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C.太祖怒,将杀之,宗雄谏而止/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
D.世祖与腊碚,麻产战于野鹊水/冰水,水为之而寒于水
【小题3】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欢都等欲重/其法为盗者皆杀之/太祖曰/以财杀人不可/财者人所致也。
B.欢都等欲重其法/为盗者皆杀之/太祖曰/以财杀人/不可财者人所致也。
C.欢都等欲重/其法为盗者皆杀之/太祖曰/以财杀人不可/财者人所致也。
D.欢都等欲重其法/为盗者皆杀之/太祖曰/以财杀人/不可/财者/人所致也。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现了完颜阿骨打勇武及惜民的一组是
A.幼时与群儿戏,力兼数辈/今贫者不能自活,卖妻子以偿债。
B.太祖射救者毙。并射谢十中之/以不遣阿疏为言,稍拒其使者。
C.太祖一发过之,度所至逾三百二十步/骨肉之爱,人心所同。自今三年勿征,过三年徐图之。
D.有丧不能吊,而乃以为罪乎?/遂减盗贼征偿法为征三倍。
【小题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颜阿骨打曾经宴请纥石烈部的活离罕全家,在门外散步,往南望见一座高高的土山,众人射箭,都射不到山那里。
B.主修《金史》的元朝军事家、政治家脱脱曾评价完颜阿骨打:“非武元之英略,不足以开九帝之业,非大定之仁政,不足以固百年之基。”本文中对待盗贼及贫者的态度即是其仁政的证明。
C.辽国每年遣派使者在海上购买叫“海东青”的名鹰,来往均要路经境内,使者贪婪放纵,征收索要没有限度,公署或个人对他们的刁难十分厌恶。
D.在攻辽的战争中,完颜阿骨打表现勇猛彪悍,共射死三人,射伤一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语言鼓舞了士气,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钱士升,字抑之,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天启初,以养母乞归。久之,进左中允,不赴。高邑赵南星、同里魏大中受珰①祸,及江西同年生万燝杖死追赃,皆力为营护,破产助之,以是为东林所推。

崇祯元年起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明年以詹事召。会座主钱龙锡被逮,送之河干,即谢病归。四年,起南京礼部右侍郎,尚书事。祭告凤阳陵寝,疏陈户口流亡之状甚悉。六年九月,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明年春入朝。请停事例,罢鼓铸②,严赃吏之诛,止遣官督催新旧饷,第责成于抚按。帝悉从之。

帝操切,温体仁以刻薄佐之,上下嚣然。士升因撰《四箴》以献,大指谓宽以御众,简以临下,虚以宅心,平以出政,其言深中时病。帝虽优旨报闻,意殊不怿也。

无何,武生李琎请括江南富户,报名输官,行首实籍没之法。士升恶之,拟旨下刑部提问,帝不许,同官温体仁遂改轻拟。士升曰:“此乱本也,当以去就争之。”乃疏言:“郡邑有富家,固贫民衣食之源也。地方水旱,有司令出钱粟,均粜济饥,一遇寇警,令助城堡守御,富家未尝无益于国。今以兵荒归罪于富家朘削,议括其财而籍没之,此秦皇不行于巴清、汉武不行于卜式者,而欲行圣明之世乎?此议一倡无赖亡命相率而与富家为难不驱天下之民胥为流寇不止或疑此辈乃流寇心腹倡横议以摇人心岂直借端幸进已哉。疏入,而琎已下法司提问。帝报曰:“即欲沽名,前疏已足致之,毋庸汲汲。”前疏谓《四箴》也。士升惶惧,引罪乞休,帝即许之。

(节选自《明史·钱士升传》,有删改)

(注)①珰: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②鼓铸:鼓风扇火,冶炼金属。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议一倡/无赖亡命相率而与富家为难/不驱天下之民/胥为流寇不止或疑/此辈乃流寇心腹/倡横议以摇人心/岂直借端幸进已哉
B.此议一倡/无赖亡命相率而与富家为难/不驱天下之民胥为流寇不止/或疑此辈乃流寇/心腹倡横议以摇人心/岂直借端幸进已哉
C.此议一倡/无赖亡命相率而与富家为难/不驱天下之民胥为流寇不止/或疑此辈乃流寇心腹/倡横议以摇人心/岂直借端幸进已哉
D.此议一倡/无赖亡命相率而与富家为难/不驱天下之民/胥为流寇不止或疑/此辈乃流寇/心腹倡横议以摇人心/岂直借端幸进已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年生,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人,不管年龄差别有多大,都称“同年生”。
B.“署”指代理、暂任或试用官职,与其含义相同的表述还有领、行、兼、出、徙等。
C.东林,即东林党,明朝末年的官僚政治集团,号称“清流”,影响着当时天下的舆论。
D.首实,是向官府交代本人或别人的犯罪情实;籍没,是登记并没收家产入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士升急人所难。赵南星、魏大中受宦官之祸的牵连,万燝因追缴赃款杖击打死人,他都极力营护,散破家产帮助他们,这一义举被东林党人推崇。
B.钱士升关注时弊。在祭告凤阳陵寝的途中看到人口流亡的惨状,他及时上报朝廷;出任礼部尚书,提出一些治官惠民的措施,得到皇帝的采纳。
C.钱士升直言进谏。他针对皇上办事急切、辅臣刻薄辅佐、上下纷扰不安的现状,进献《四箴》以规劝皇上;皇上表面称许,但内心大为不快。
D.钱士升上疏有成。李琎请求搜括江南富户,钱士升上疏陈述富家对于国家的种种好处;皇上批评李琎汲汲于功名利禄,并把他下放到司法官等候审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明年以詹事召。会座主钱龙锡被逮,送之河干,即谢病归。
⑵严赃吏之诛,止遣官督催新旧饷,第责成于抚按。帝悉从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肃武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初从征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有功,授贝勒。二年,偕济尔哈朗讨蒙古固特塔布囊,诛之,收其众。偕贝勒莽古尔泰等视通州渡口,师薄明都,豪格迎击宁、锦援兵于广渠门外,敌伏於右,豪格以所部当之,冲击至城壕,明兵大溃。六月,进和硕贝勒。

七年,诏问征明与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疏言:“征明,如徒得锦州,馀坚壁不下,旷日持久,恐老我师。宜悉我众及边外新旧蒙古从旧道入,谕各屯寨,以我欲和而彼君不答,彼将自怨其主。再用更番法,俟马肥,益以汉兵巨炮,一出宁远,一出旧道,夹攻山海关,不得,则屯兵招谕流贼,驻师通州,待其懈而击之。朝鲜、察哈尔且缓图焉。”八月,略山海关。

崇德元年四月,进封肃亲王,掌户部事。寻坐党岳讬漏上言有怨心,降贝勒,解任,罚银千。旋偕多尔衮攻锦州,仍摄户部。承畴将兵十三万援锦州,破其垒三。七年,松山明将夏承德密遣人请降,以其子舒为质,豪格遣左右翼夜梯城入,八旗兵继之,旦,克松山,获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斩官百馀、兵千六十有奇。叙功,复原封。顺治元年四月,以语侵睿亲王多尔衮,为固山额真何洛会所讦,坐削爵。

三年,命为靖远大将军,偕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等西征。十一月,入四川,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捷闻,上嘉奖。睿亲王多尔衮与豪格有夙隙,坐豪格徇隐部将冒功及擢用罪人扬善弟吉赛,系豪格於狱。三月,

八年正月,上亲政,雪豪格枉,复封和硕肃亲王,立碑表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

(节选自《清史稿·豪格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
B.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
C.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
D.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勒,原为两宋时金国贵族称号,清时沿用,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仅次于亲王、郡王。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国家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称皇子公主或者封王贵族的去世。
D.太庙,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因为皇后、宗室、功臣非皇室一族,所以死后不能进入太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格英勇善战,屡次建立战功。他与济尔哈朗率兵消灭了蒙古固特塔布囊;攻打明朝都城时,他带兵迎击援兵,一直冲到北京城壕,大败明军。
B.豪格深谋远虑,见解得到认同。在明朝、朝鲜与察哈尔三个地方先攻打哪个的问题上,豪格提出了先攻打明朝的意见和具体策略,赢得太宗的认可。
C.豪格交友不慎,因为有军功被宽宥。豪格因流露对太宗的不满受到降爵的处分,后在松山一战中,他为雪耻擒获了洪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立下赫赫战功。
D.豪格蒙受不白之冤,多年后方得昭雪。豪格被多尔衮构罪陷害,最后死在监狱,顺治帝亲政后,才为他雪冤平反,恢复了亲王的封号并立石碑加以表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明,如徒得锦州,馀坚壁不下,旷日持久,恐老我师。
(2)旋偕多尔衮攻锦州,仍摄户部。洪承畴将兵十三万援锦州,破其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