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刘武周乱,以为偏将。与宋金刚袭破(唐)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秦王战柏壁,金刚败奔突厥,敬德合余众守介休。王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谕之,乃与寻相举地降,从击王世充。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囚之。屈突通等曰:“敬德慓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耶?”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王顾曰:“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耶?”
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勣等为伏,亲挟弓,令敬德执矟,略其垒,大呼致师¹。建德兵出,乃稍引却,杀数十人,众益进。伏发,大破之。时世充兄子琬使于建德,乘隋帝厩马,铠甲华整,出入军中以夸众。王望见,问:“谁可取者?”敬德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往,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
隐太子尝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辞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太子怒而止。敬德以闻,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然恐非自安计。”巢王果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玄武门之变后)王为皇太子。时坐隐、巢者百余家,将尽没入之。敬德曰:“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由是普原。
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²。太宗不怿,罢,召让曰:“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
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谥“忠武”。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1.致师:叫阵挑战。2.眇:眼瞎。3.韩彭:汉初大将韩信、彭越。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乃王出常以身蔽沛公
B.何报速耶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
C.乃稍引却却匈奴七百余里
D.任城王道宗解之王好战,请以战
【小题2】(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我终不谗害良士斧斤以入山林
B.敢当赐可怪也欤
C.谮于高祖,将杀之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D.殿下亦用之哉则将用彼相矣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尉迟敬德作战勇猛,曾打败过唐军。归顺秦王后有人怀疑他谋反,将他抓了起来,要杀他。秦王不仅下令放了他,还送给他一些金银。
B.尉迟敬德将隐太子收买自己的事告诉了秦王,秦王断定对方不会就此罢休。果然后来又发生了尉迟敬德被人行刺和遭诬陷等事情。
C.尉迟敬德自恃功高,在一次侍宴时为了座次而大打出手,惹得唐太宗十分不满,事后对其进行了重重的责罚。
D.这篇文章通过救王驾、擒王琬、拒收买、闹御宴等情节,多角度来表现人物性格,将尉迟敬德这一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活。
【小题4】(小题4)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2)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9-28 07:35: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

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生试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故王氏擅朝,因窃号位。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中外搔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已可知矣。”嚣曰:“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羁之,时人复知汉乎?”

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艰,乃著《王命论》,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及融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后数应三公之命,辄去。

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更始:此处代指汉更始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
B.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
C.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
D.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在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B.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成型于秦汉时期。
C.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统治权。《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秦国丢失了一只鹿,天下人共逐之。
D.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拨官吏的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彪沉静庄重。更始帝败,三辅大乱。年仅二十余岁的班彪面对战争时局,冷静对比分析了秦汉兴废之不同。
B.班彪善议时政。他认为,天下百姓念想汉朝的恩德,打着刘氏的旗号,政权一统是大势所趋。
C.班彪心系汉室。他痛恨隗嚣的狂言,感叹时局艰难,写了一篇《王命论》用以感动隗嚣,可隗嚣始终不觉悟,并因此避走河西。
D.班彪志行高洁。他置身于危难动乱之中,行为不逾越道义,言语不背离正轨,守志不背弃他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
(2)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再迁江西按察使。有进士嬖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手诏责令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供边。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屯田十亏七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愿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事宜。诏皆如所请。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三年,以母老乞终养。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万历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
【注】①礼:司礼太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B.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C.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D.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为掌管户籍、科举的机关,长官为户部尚书。
B.漕运,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C.盐课,即中国古代的盐税,是中国历代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始见于夏朝。
D.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森通情达理,化解兄弟阋墙。他在担任太平知府时,有兄弟俩前来打官司,马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感化了兄弟二人。
B.马森刚正不阿,公正处理案件。他担任江西按察使时,有进士因宠幸别的女人而杀害妻子,他不顾地方高官的阻力,将那位进士绳之以法。
C.马森忧心国事,剖析经济困局。他认为国家财政日益紧张一方面因为战事频繁,军费开支增大,一方面因为皇帝减免租税导致国库收入减少。
D.马森敢于进言,劝皇上广开言路。他认为皇上很多政策只能解燃眉之急,没有深入考虑到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元气,应多听听臣子的建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 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 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

(节选自《宋书•宗悫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士卒不能 当:抵挡B.乃振武将军 除:废除
C.左右顾盼,上之   壮:钦佩D.官买不肯卖,免官 坐:因此获罪
【小题2】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宗悫勇武的一项是 (   )
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②悫年十四,挺身拒贼 ③悫自奋请行
④悫乃分军为数道 ⑤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 ⑥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
A.②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宗悫年少志大。叔父问他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他不愿“以文义为业”,平时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乡里人对其并不赞赏。
B.宗悫作战有勇有谋。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战功显赫。
C.宗悫不仅廉洁,而且耿直。攻占林邑,面对珍奇异宝,他一无所取;官府要买他的“佳牛”进贡皇上,他执意不肯,并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
D.宗悫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是酸菜、糙米饭。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
【小题4】下列对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B.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C.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D.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小题5】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2)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济南瞷氏宗人三百馀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诛瞷氏首恶馀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面而视,号曰“苍鹰”。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则诛瞷氏\首恶馀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B.至则诛瞷氏首恶\馀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C.至则诛瞷氏\首恶馀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D.至则诛瞷氏首恶\馀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是古代帝王祭祀自己祖先的地方,文中以“宗庙”代指祖先。
B.对簿,古代指在公堂受审,现在人们多用“对簿公堂”来指打官司。
C.二千石,是汉代郡守的俸禄,在文中以俸禄代指官阶,指济南太守。
D.匈奴,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善于马战,汉初屡次犯边,构成威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郅都敢于直谏。贾姬遇险,景帝抄起兵器想去救,郅都上前拦阻,直言相告:失去一个贾姬可以再找,陛下要爱惜自己的生命。郅都这一言行得到太后赞赏。
B.郅都公正廉明。他不给私人写信,不接受别人送的东西,不听从任何人的说情。他认为既然出来做官,那就应该奉公守节以身殉职,终究不能顾及妻子儿女。
C.郅都不畏权贵。他见到傲慢的丞相条侯,也仅仅是作个揖而已。他执法严酷,列侯宗室遇见他都怕得斜着眼看。最终,他因临江王一事遭到窦太后陷害而死。
D.郅都威震西域。他守卫边境,匈奴便自动把军队撤走了。匈奴曾用木头刻了一个郅都像,让骑兵练习射箭,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射中,居然怕他到了这种地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
(2)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陈咸,字逢儒。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内江县尉,县吏受贿,赋民不均。咸以闻于部使,为下令听民自陈利病,而委咸均其赋。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安节从之。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大修学宫,政以最闻,改知普州。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咸贻书劝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视险要以决攻守之计。松复书深纳,然实不能用。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迁利路转运判官。曦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军督军粮,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奸盗,众稍安。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咸至武兴,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核诸司羡余,移支常平广惠米。汰弱兵二万余,规画备至,故军兴增支之数,皆不取于民。咸昼夜精勤,调度有方,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嘉陵江流忽浅,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疏而导之,自益昌至于鱼梁,馈运无阻。金州地险,咸增馈米以实之,人皆曰:“金州之险,金人不可向,何益之为?”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召为司农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B.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C.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D.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
B.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图籍,图是指地图;籍是指书籍。古代官府通过图籍来了解疆土、居民等情况。
D.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咸长于政事,体恤百姓。内江县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陈咸陈情部使,部使让他听准百姓自陈利病,并让他来做调整赋税工作。
B.陈咸应变有方,效果显著。吴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惊。他督促收集军粮、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最终安定下来。
C.陈咸总理蜀赋,调度有方。安丙推荐他总理蜀地赋税,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财政现状,把兵政财计合为一家,合理调度,收到明显效果。
D.陈咸面对困境,积极有为。面对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传闻,他并不惊慌,而是积极疏导航道,使得从益昌到鱼梁的航运保持畅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
(2)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