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琪,字台秀。父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䜩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授武功县尉,转运巡官,迁左拾遣、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梁祖受禅,征入,拜翰林学士。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琪重然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贞明、龙德中,时琪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中书奏覆,多行其志,而顷专掎摭其咎。会琪除吏,是试摄名衔,改“摄”为“守”,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裔,而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累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及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得罪,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琪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专杀殿直马延。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选自《旧五代史·李琪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其第试之 就:到
B.属典丽   偶:偶尔
C.袖赋一轴谿 谒:拜访 
D.转运巡官 辟:征召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B.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C.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D.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唐代始置进士科目。
B.“封章”,言机密事之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
C.“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继承旧帝让给的帝位,泛指继位。
D.“萧墙之难”,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
【小题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2)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9-28 07:55: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詹幼孤,为祖母所养。年十余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而后起,遂以孝闻。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弱冠知名,性质素弘雅,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司徒何劭见之曰:“君子哉若人!”初辟公府,为太子舍人。赵王伦以为征东长史。伦诛,坐免。成都王颖辟为掾。时骠骑从事中郎诸葛玫委长沙王乂奔邺,盛称乂之非。玫浮躁有才辩,临漳人士无不诣之。詹与玫有旧,叹曰:“诸葛仁林,何与乐毅之相诡乎!”卒不见之。
王澄为荆州,假詹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军事。及洛阳倾覆,詹攘袂流涕,劝澄赴援。澄使詹为檄,詹下笔便成,辞义壮烈,见者慷慨,然竟不能从也。天门、武陵溪蛮并反,詹讨降之。时政令不一,诸蛮怨望,并谋背叛。詹召蛮酋,破铜券与盟,由是怀詹,数郡无虞。其后天下大乱,詹境独全。镇南将军山简复假詹督五郡军事。会蜀贼杜畴作乱来攻詹郡力战摧之寻与陶侃破杜弢于长沙贼中金宝溢目詹一无所取唯收图书莫不叹之。元帝假詹建武将军,王敦又上詹监巴东五郡军事,赐爵颍阳乡侯。陈人王冲拥众荆州,素服詹名,迎为刺史。詹以冲等无赖,弃还南平,冲亦不怨。其得人情如此。迁益州刺史,领巴东监军。詹之出郡也,士庶攀车号泣,若恋所生。及敦作逆,詹与建威将军赵胤等击败之。贼平,封观阳县侯,食邑一千六百户,赐绢五千匹。上疏让曰:“臣虽忝当一队,策无微略,劳不汗马。乞回谬恩。”不许。以咸和六年卒,时年五十三。
(选自《晋书·应詹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蜀贼杜畴/作乱来攻/詹郡力战摧之/寻与陶侃破杜弢于长沙/贼中金宝溢目/詹一无所取/唯收图书/莫不叹之
B.会蜀贼杜畴作乱/来攻詹郡/力战摧之/寻与陶侃破杜弢于长沙/贼中金宝溢目/詹一无所取/唯收图书/莫不叹之
C.会蜀贼杜畴作乱来攻/詹郡力战摧之/寻与陶侃破杜弢/于长沙贼中金宝溢目/詹一无所取/唯收图书/莫不叹之
D.会蜀贼杜畴作乱/来攻詹郡/力战摧之/寻与陶侃/破杜弢于长沙贼中/金宝溢目/詹一无所取/唯收图书/莫不叹之
【小题2】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著作,传说作者左丘明,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所编著的国别体著作,含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C.累迁,表示官职多次调动。在古代,超迁、擢、陟、拔等表示官职的升迁,而谪、黜、窜、左迁等则表示降职贬官。
D.《通鉴纪事本末》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纪事本末体”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应詹从小多有不幸,十多岁时祖母去世,又遇居所倒塌,但他依然孝性不改,深受世人的肯定。
B.应詹与骠骑从事中郎诸葛玫有旧交情,但当诸葛玫像乐毅那样背信弃义,就始终不愿意和他相见。
C.应詹不仅军功颇多,而且以真诚之心来安抚少数民族,使“诸蛮”深受感动,在动乱的年代也保持了辖区的安定。
D.应詹累建军功,受到了皇上的特别嘉奖,但应詹并不居功自傲,而是认为自己并无功劳,希望皇上收回对他的嘉奖。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3)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簺①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②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

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瑱率师会安陆。方济师而王败。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

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而光远兵不戢③,遂大略,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搢绅所推。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其诒书贺兰进明,使救梁、宋,以亲诸军;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君子以为义而知变。

(节选自《旧唐书•高适传》)

注:①蒲簺pú sài:亦作“蒲塞”。蒲,樗蒲。樗蒲和簺是古代的二种博戏。亦泛指博戏;赌博。②中人:指宦官。③戢jí:收敛、约束。
【小题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A.宋州刺史张九皋深之 君子以为而知变
B.六王毕,四海一   后人之而不鉴之
C.无期功强近之亲 具以表
D.历郎署 朝歌夜
【小题2】选出下列各句中各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都一致的一项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齐楚之精英
B.适拂袖而去  然政宽简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形影相 可怜焦土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
B.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
C.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
D.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
【小题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官名,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B.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又称江左。长江在自九江往南京一段为西南往东北走向,于是将长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
C.高适担任谏议大夫时,率性敢言,那些权贵近臣都很看不起他。再加上他经常夸夸其谈讨论国事,言论超过自己的能力,所以那些官员们更看不起他。
D.高适生于多难的时代,一生以建功立业作为理想追求。永王谋反,他曾移檄将校让他们与永王断绝联系,以澄清自己。所以君子们认为他合乎道义,了解时局。
【小题5】请将文中划线句子和《陈情表》中的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纪瞻,字思远,丹杨秣陵人也。祖亮,吴尚书令。父陟,光禄大夫。瞻少以方直知名。吴平,徙家历阳郡。察孝廉,不行。后举秀才永康初,州又举寒素,大司马辟东阁祭酒。其年, 除鄢陵公国相,不之官。召拜尚书郎,与顾荣同赴洛,至徐州,闻乱日甚,将不行。 会刺史裴盾得东海王越书,若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 乃与荣及陆玩等各解船弃车牛,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得还扬州。元帝为安东将军,引为军咨祭酒,转镇东长史。帝亲幸瞻宅,与之同乘而归。以讨周馥、华轶功,封都乡侯。石勒入寇,加扬威将军,都督京口以南至芜湖诸军事,以距勒。勒退,除会稽内史。时有诈作大将军府符收诸暨令,令已受拘,瞻觉其诈,便破槛出之,讯问使者,果伏诈妄。寻迁丞相军咨祭酒。及长安不守,与王导俱入劝进。及帝践位,拜侍中,转尚书,上谏诤,多所匡益,帝甚嘉其忠烈。明帝尝独引瞻于广室,慨然忧天下,曰: “社稷之臣,欲无复十人,如何?” 因屈指曰: “君便其一。 ” 瞻辞让。瞻才兼文武,朝廷称其忠亮雅正。俄转领军将军,当时服其严毅。虽恒疾病,六军敬惮之。瞻以久病,请去官,不听,复加散骑常侍。及王敦之逆,帝使谓赡曰: “卿虽病,但为朕卧护六军,所益多矣。 ” 乃赐布千匹。贍不以归家,分赏将士。 贼平,复自表还家,帝不许,固辞不起。 诏曰: “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骠骑将军常侍如故服物制度,一按旧典。 ” 遣使就拜,止家为府。寻卒,时年七十二。册赠本官、开府仪同三司, 曰穆,遣御史持节监护丧事。
(节选自《晋书·纪瞻传》 )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票骑将军/常侍如故/
B.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漂骑将军/常侍如故/
C.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骠骑将军/常侍如故
D.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骠骑将军/常侍如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指科举时代进入府、州、县学的生员的俗称,获得此资格方可参加乡试。
B.永康,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一种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
C.疏,本义是条陈,即逐条陈说。 这里指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条议是非的文字。
D.谥,古代帝王、贵族、官员或其它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褒贬或表同情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瞻端方正直。他从小就凭正直而闻名,因乱臣当道而不愿就任尚书郎;敢于上奏谏诤,对朝政多有纠正和补益,皇帝十分欣赏他的忠烈。
B.纪瞻深受倚重。晋元帝曾亲临他家,与他同车而归;晋明帝单独召见他,称为“社稷之臣”;在他要求辞官后,还派使者前往他府第拜职。
C.纪瞻文武双全。在假造大将军府印案中明察秋毫;曾击退石勒,还曾在皇帝请求下,率领六军作战,协助皇帝平定了王敦之乱。
D.纪瞻不慕名利。他一生多次不接受封官和多次辞官,且在得到皇帝赏赐布匹之后,没有带回家里,而是把它分给手下的将士。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刺史裴盾得东海王越书,若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
(2)贼平,复自表还家,帝不许,固辞不起。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余庆,字居业。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又岁旱饥,朝廷议赈禁卫十军,为中书史漏言。叠二忤,故贬郴州司马。会宪宗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主书滑涣与宦人刘光琦相倚为奸,每宰相议,为光琦沮变者,令涣往请必得,由是四方赀饷奔委之。杜佑、郑絪执政,颇姑息,而佑常行辈待,不名也。至余庆议事,涣傲然指画诸宰相前,余庆叱去。未几,罢为太子宾客。后涣以赃败,帝浸闻叱去事,善之。医工崔环者,自淮南小将除黄州司马,余庆执奏:“诸道散将无功受五品正员,开徼幸路,不可。”权者不悦。自朱泚乱,都辇数惊,太常肄乐禁用鼓,余庆以时久平,奏复旧制。时数赦,官多泛阶,品服太滥,人不以为贵,帝亦恶之,始诏余庆条奏惩革。迁尚书左仆射。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帝患典制不伦,谓余庆淹该前载,乃诏为详定使,俾参裁订正。余庆引韩愈、李程为副,凡损增仪矩,号称详衷。复为太子少师,封荥阳郡公,兼判国子监事。建言:“兵兴以来,学校废,诸生离散。今天下承平,臣愿率文吏月体百取一,以资完茸。”诏可。穆宗立,加检校司徒。卒,年七十五,赠太保,谥曰贞。余庆少砥砺,行己完洁。仕四朝,其禄悉赒所亲,或济人急,而自奉粗狭。至官府,乃开肆广大,常语人曰:“祿不及亲友而侈仆妾者,吾鄙之。”大抵中外姻嫁,其礼献皆亲阅之。后生内谒,必引见,谆谆教以经义,务成就儒学。自至德后,方镇除拜,必遗内使持幢节就第,至则多馈金帛,且以媚天子,唯恐不厚,故一使者纳至数百万。宪宗每命余庆,必诫使曰:“是家贫,不可妄求取。”
(节选自《新唐书•郑佘庆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B.佘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C.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笫/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D.佘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品:指九品官阶的第五级。我国古代自魏晋时起,把官吏分为九等,从一品到九品。
B.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晋武帝时设,以后历代多沿用。
C.儒学:指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在古代影响巨大。
D.缗:本指穿铜钱用的绳子。后代指成串的铜钱,每串一百文。文中用的是后种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余庆正道直行,不惧奸佞。主书滑涣与宦官刘光琦狼狈为奸,敛取财物.气焰嚣张,別人姑息不问、他却当面呵斥滑涣。
B.郑余庆建言献策\颇有见识。医工崔环无功受赏。他上奏说不可开启侥幸之路;太常肄乐禁止用鼓,他提议应该恢复旧制。
C.郑余庆重视教育,力主兴学。面对学校荒废,诸生离散的情况,他主张从全体官员月俸中拿出百分之一,来资助修葺学校。
D.郑余庆品行髙洁,令人赞叹。他自奉甚薄却把俸禄全部拿出来周济亲戚或救人急难;他关心后辈,勉励他们在儒学上有所成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
(2)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城中矢尽,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稿人;得矢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潮惭益兵围之。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贼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动。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谓之曰:“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贼乃夜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顷之,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涡,巡夜袭击,大破之。还至桃陵,遇贼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分别其众,妫、檀及胡兵悉斩之,荥阳、陈留胁从兵,皆散令归业。旬日间,民去贼来归者万余户。
【小题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
(2)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
(3)(课内翻译题)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课内翻译题)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小题2】结合以上翻译,指出上面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总结词类活用翻译的注意事项(方法规律总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