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 2012 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甲地区成为高余粮地区的主要区位优势。
(2)与甲地相比,说明乙地区成为高缺粮地区的最主要原因,并提出保障其粮食供给的重要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2-09 06:05: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小题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小题3】图示所在区域城市化模式为( )
A.小商品经营 → 个体私营企业 → 工业化 → 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C.资源开发 →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D.对外开放 → 外资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同类题2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今后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小题2】影响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
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机械化水平和粮食商品率低
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同类题3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经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北地区农业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地理区位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①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位农业劳动力担负耕地都较多
②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很大
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宜农荒地最多
③土壤肥沃
④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左图)和谷物单产(右图)比较。
材料二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2)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
同类题5
针对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A.商品粮基地
B.商品棉基地
C.林业基地
D.天然气能源基地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