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B.自然条件C.经济发展D.人口迁移
【小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    )
A.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郊区城市化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11 04:4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是从产业实力、获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的。
材料二  1985~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变化图。
根据1985年到2003年的18年来部分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低水平波动型和较低水平下降型。
(1)图中属于较高水平波动型的是第  类地区,高水平稳定型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2分)
(2)1985~2003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的省区是   ,其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2分)
(3)1985~2003年福建省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情况是   ,试分析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4)辽宁省属于 ,其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情况是 。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对该省的振兴有何借鉴意义?(4分)
(5)最近,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省市都调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提出了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双选)()(2分)
A.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B.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C.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D.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水运)横轴和包昆通道(铁路)纵轴的交汇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城镇化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优良,综合承载力较强,交通体系比较健全。成渝城市群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 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1)根据材料,分析成渝经济群发展的位置优势。
(2)根据材料二、三,从人文地理环境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分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