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从尹洙     游:游学
B.范仲淹以言事 贬:批评
C.帝问执政     延:邀请
D.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第:只管
【小题2】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B.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C.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D.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欧阳修写书信指责范仲淹,而司谏高若讷把欧阳修的书信呈给皇上,因此欧阳修被贬官为夷陵令。
B.欧阳修不怕朋党之争。当初范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为认为范仲淹正直而被放逐,被人称为“党人”。欧阳修也为此写出《朋党论》进献皇帝,来说明君子与小人的朋党之别。
C.欧阳修深得皇帝器重。当保州有战事,欧阳修以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转运使之职出征之际,皇帝还请欧阳修跨越职务给自己进言。
D.欧阳修屡遭邪党迫害。因欧阳修力挺杜衍等人,奸邪党人借欧阳修外甥女入狱之事网罗欧阳修的罪名,后又担心欧阳修被复用,便一再陷害他。
【小题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2)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27 11:42: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为农民。唐广明中,黄巢犯阙,江、淮盗贼蜂起。有贼帅王绪者,自称将军,陷固始县,审知兄潮时为县佐,绪署为军正。蔡贼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寻遣兵攻之,绪率众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转至闽中,入临汀,自称刺史。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己之右者皆诛之。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祝曰:“拜此剑动者为将军。”至潮拜,剑跃于地,众以为神异,即奉潮为帅。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军民苦之,闻潮为理整肃,耆老乃奉牛酒,遮道请留。潮因引兵围彦若,岁余克之,又平狼山贼帅薛蕴,兵锋日盛。
唐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刺史。大顺中,岩卒,子婿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审知将兵攻之。逾年,城中食尽,乃斩晖而降,由是尽有闽、岭五州之地。潮即表其事,昭宗因建威武军于福州,以潮为节度、福建管内观察使,审知为副。
审知为观察副使,有过,潮犹加捶挞,审知无怨色。潮寝疾,舍其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命审知知军府事。十二月丁未,潮薨,审知以让其兄审邽,审邽以审知有功,辞不受。审知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唐末,为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累迁检校太保,封琅琊郡王。梁朝开国,累加中书令,封闽王。是时,杨氏据江、淮,故闽中与中国隔越,审知每岁朝贡,泛海至登莱抵岸,往复颇有风水之患,漂没者十四五。后唐庄宗即位,遣使奉贡,制加功臣,进爵邑。
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同光元年,审知卒。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遣兵攻之 寻:不久
B.潮犹加捶挞 挞:鞭打
C.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 表:表彰
D.三十年间,一境晏然 晏:安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与王潮征战、升职受封有关的一组是(  )
①引兵围彦若,岁余克之 ②平狼山贼帅薛蕴  ③遣审知将兵攻之
④为福建管内观察使  ⑤累迁检校太保,封琅琊郡王  ⑥累加中书令,封闽王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B.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C.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D.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绪贪暴多猜忌,所到之处狂取豪夺,还将才能超过他的部将都杀掉,于是当时担任军正的王潮与众英豪一起杀了王绪。
B.泉州刺史廖彦若贪婪残暴,军民深受其苦,听说王潮治理严整,当地的老人们就捧着酒肉,拦路请求他留下。
C.王潮占有了闽、岭五州的疆域之后,又派王审知领兵攻打福建观察使陈岩的女婿范晖,最终范晖因弹尽粮绝投降。
D.王审知每年朝贡,都要航海到登莱靠岸,往返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庄宗即位后,诏令加封他功臣,晋升爵位并增加封地。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邯郸实未易攻也 以乱易整
B.秦王王 沛公欲王关中
C.引剑将自刭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D.我固当死 固时俗之工巧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古代指天子、诸侯;也可指封号,如“武安君”、“平原君”;也可指对对方的尊称, 如《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的“君”。
B.币,在文言文中可指用作礼物的车、马、皮、帛、玉器等,《荆轲刺秦王》中持千金 之资币物"的“币”即指礼品;还可以指货币,本文“厚币”的“币”即指“货币”。
C.战国时期“四大公子”分别为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及楚国春申君。
D.“迁之阴密”的“迁”为流放之意。“迁"在古代也可指调动官职,迁受、迁除、迁进是升宫,左迁、迁谪、迁削是降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苏代凭借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应侯,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
B.秦王派王统率部队攻打邯郸没能攻下来,打算让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于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不肯赴任 。
C.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画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D.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是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部分原因,文本流露出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和课内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2)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节选自《三国志·武帝纪》)
操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操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操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操,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操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操于是益得肆意矣。
(节选自《曹瞒传》)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节选自《后出师表》)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光和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B.光和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C.光和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D.光和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后合称为孝廉。
B.除,拜官,授职,意谓解除旧官职而就任新官职。
C.旧称皇帝死为崩,有“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之说。
D.“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文中是“上表”,指董卓向皇帝推荐曹操。
【小题3】下列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志·武帝纪》中的曹操,从小机灵聪明,任性放纵;多谋善断,有胆识,有远见,拒绝参加废帝图谋,变卖家产,招集义兵。
B.《曹瞒传》中“败面喎口”的故事,情节生动,让人物在其中自我表现,自我展示,寓褒于叙,突显了少年曹操聪明狡黠的形象。
C.《后出师表》写曹操才智过人,善于用兵,但也经历了“困”“险”“危”“逼”“几败”“殆死”的磨难,可知举大业必冒危险,不能“坐定天下”的道理。
D.选文都写到曹操,但表达的旨意不同:《三国志》旨在关注人物的资鉴意义;《曹瞒传》旨在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后出师表》旨在阐明“出师”的观点。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2)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也。世居京师。少倜傥,不拘小节。及长,姿貌瑰伟,嗜酒好博。恒使僮仆屠酤为事。梁始兴内史萧介之郡,度从之,将领士卒,征诸山洞,以骁勇闻。高祖征交趾,厚礼招之,度乃委质。

侯景之乱,高祖克定广州,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计划多出于度。兼统兵甲,每战有功。归至白茅湾,梁元帝授宁朔将军、合州刺史。侯景平后,追录前后战功,加通直散骑常侍,封广德县侯,邑五百户。迁散骑常侍。高祖镇硃方,除信武将军、兰陵太守。高祖遣衡阳献王往荆州,度率所领从焉。江陵陷,间行东归。高祖平王僧辩,度与侯安都为水军。绍泰元年,高祖东讨杜龛,奉敬帝幸京口,以度领宿卫,并知留府事。

徐嗣徽、任约等来寇,高祖与敬帝还都。时贼已据石头城,恐为贼所乘,乃使度将兵镇于冶城寺,筑垒以断之。贼悉众来攻,不能克。高祖寻亦救之,大败约等。明年,嗣徽等又引齐寇济江,度随众军破之于北郊坛。以功除信威将军、郢州刺史,兼领吴兴太守。寻迁镇右将军、领军将军、徐州缘江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给鼓吹一部。

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未拜,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郡太守。天嘉元年,增邑千户。以平王琳功,改封湘东郡公,邑四千户。秩满,为侍中、中军将军。出为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晋安、建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未行而太尉侯瑱薨于湘州,乃以度代瑱为都督湘、沅、武、巴、郢、桂六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秩满,为侍中、中军大将军,仪同、鼓吹并如故。

世祖崩,度预顾命,以甲仗五十人入殿省。废帝即位,进位司空。华皎据湘州反,引周兵下至沌口,与王师相持,乃加度使持节、车骑将军,总督步军,自安成郡由岭路出于湘东,以袭湘州,尽获其所留军人家口以归。光大二年,时年六十。太尉,谥曰忠肃。

(选自《陳书 卷一十二 列传第六》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古官名,“刺”有检核问事之意,原指由朝廷所派遣监查地方的官员。
B.出,指京官到地方任职,也称“外放”,与地方官进朝廷任职的地方官“入”相对。
C.薨,是表示诸侯或有爵位的大臣及后官嫔妃去世的词话,也可用于文人雅士。
D.赠,多指朝廷对死去之人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赠太尉”即指封为太射。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
B.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
C.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
D.周文育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进爵为公
【小题3】下列各项中对于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徐度少时任性不羁。他年少时喜欢喝酒,赌博,常指使小仆役和职业微贱之徒闹事。
B.徐度善于谋划。高祖皇帝功克广州、平定蔡路养、击败李迁仕的计谋均出自于徐度。
C.徐度履立战功。徐度骁勇善战,在平定内乱、抵御贼寇,征讨敌人时均立有战功。
D.徐度深受皇帝信任。世租驾崩时,他接受遗诏,成为顾命大臣,并率兵进宫护卫。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1) 梁内史萧介之郡,度从之,将领士卒。征诸山洞,以骁勇闻。
(2) 时贼已据石头城,恐为贼所乘,乃使度镇于冶城寺,筑垒以断之。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汉兵起,异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从光武,荐异,得召见。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光武使异别收河间兵。还,拜偏将军。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建武三年春,大司徒邓禹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相诱,难卒用兵破也。”禹不从。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军还击,禹军溃乱。异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异复坚壁,收其散卒,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愿亲帷幄,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栒邑。未至,隗嚣乘胜使其将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九年春,诸将共攻冀,不肯拔,欲还休兵,异固持不动,常为众军锋,病发,薨于军。
(选自《后汉书·冯异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眉引军还击  还击:回来攻击
B.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自伐:亲自讨伐
C.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之 多:称赞
D.乃诏异栒邑  军:驻军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禹不听,复战,大所败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B.时异从兄孝从光武,荐异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异士卒饥倦,可且休 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诸将共攻冀,不肯拔,欲还休兵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冯异善于用兵的一项是
①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②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
③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相诱 ④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
⑤上书思慕阙廷,愿亲帷幄  ⑥潜往闭城,偃旗鼓
A.①②⑤B.②④⑥C.③④⑥D.①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