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候。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
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入,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咸自置铁檛、铁棰,争欲奋击。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朝廷屡间道遣使,督其出师,会诸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亦屡促之,皆不听。廷召等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潜不能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劝潜,潜笑曰:“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然不得已,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于高阳关逆击之,仍许出兵为援。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
及车驾将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自大名领前军赴镇、定与潜会。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上由是大怒,乃遣高琼单骑即军中代之,令潜诣行在。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百官议法当斩,从驾群臣多上封请诛之。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潜子内殿崇班从范,亦削籍随父流所,仍籍没其赀产。咸平五年,会赦,徙汝州。景德初,起为本州团练副使,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车驾西巡至洛,因令从驾还京,迁左监门大将军,还其宅。久之,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中流矢再:又
B.殿前左班隶:隶属
C.挫吾锐气尔适:到,往
D.师,擢为内殿直都虞虞候旋:胜利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B.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C.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D.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潜随驾征范阳,与契丹交战有功,得到了升迁,但太宗认为傅潜功劳很大,对他的奖赏不够。
B.契丹入侵,傅潜不顾朝廷的命令和部下的请战,始终不愿意出兵。
C.傅潜被高琼取代后,回到朝廷就被交给御史府,钱若水一个晚上就判罪定案了。
D.傅潜被流放房州,他的儿子也被削去官职随父流放,他们的资产全都被没收。
【小题4】(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
(2)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
(3)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27 10:12: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
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时焉耆、龟兹攻殁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初,关宠上书求救,时肃宗新即位,乃诏公卿会议。乃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余人,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北虏惊走,车师复降。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殁,至玉门唯馀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
(《后汉书·耿恭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赍:赠送
B.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殁:杀死
C.恭乘城搏战乘:顺着
D.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固:坚守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B.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C 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D.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师投降后,设置西域都护,耿恭被任命为戊己校尉,到任后,传檄乌孙国,宣示大汉威德,乌孙王派遣使者进献名马,并送儿子入侍汉朝。
B.匈奴攻破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耿恭凭借涧水据守疏勒城,用强弩发射毒箭杀死大量敌兵,又招募数千人直冲敌阵,匈奴骑兵被迫撤走。
C.车师背叛汉朝后,与匈奴一起进攻耿恭,耿恭处境艰难,粮食吃完后,就煮铠甲弓弩,吃皮革牛筋,他与吏士们上下齐心,同生共死。
D.耿恭在范羌救援下回归,路上遭到匈奴兵追击,他们且战且走,到达玉门关时,只剩下十三人。到达洛阳后,耿恭被授予骑都尉之职。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
(2)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天子既好宛马,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且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即尽虏破宛矣。天子已尝使浞野侯攻楼兰,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是岁太初元年也。
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哆、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余于匈奴。公卿及议者皆愿罢击宛军,专力攻胡。天子已业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汉使矣,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益发戍甲卒十八万,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选自《史记·大宛列传》,有删节)
注:①盐水,指盐泽地区,为沙碛之地。在今罗布泊一带。②科适,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使数百人为辈来 辈:成批地
B.人少,不足以拔宛 拔:攻取
C.则大夏之属轻汉 属:附属
D.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 案:追究,查办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寇,中国古代汉人对北方和西南部的游牧民族的蔑称。
B.太初,中国历史上曾用于多个帝王的年号。文中指汉武帝太初年。
C.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后亦泛指高官。
D.校尉,中国历史上的武官官职。校,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古代官名。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
(2)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小题4】根据第一段,概括天子决定派军讨伐大宛的原因,不超过30个字。

同类题3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盖少孤,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①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而竟诛之,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②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选自《三国志·吴书十》)
注:①擿(tī):揭发。②厕:侧,旁边。
【小题1】下列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凶难,辛苦备尝婴:缠绕、围绕
B.诸山越不宾:礼貌、礼仪
C.渐人事容:包容
D.山越怀附怀附:归顺、依附
【小题2】(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总体上最能表现出黄盖“文治武功”的是()(3分)
①学书疏,讲兵事②南破山贼,北走董卓③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④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⑤建策火攻⑥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
A.①④⑤B.②⑤⑥C.③④⑤D.③⑤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盖年幼之时便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困苦,早年就失去了祖父,遭遇凶险苦难,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胸怀大志。
B.黄盖年轻之际非常关心用兵打仗之事,在日后为东吴孙氏政权效力之时常常披甲上阵,深入惨烈的战场,可谓勇猛之将。
C.在山越之地常有叛乱之时,黄盖主动请缨治理山越之地,并最终以严格的治理之举实现了该地的稳定。
D.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中箭落水,后被吴军韩当救起,才得以生还。后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武锋中郎将。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5分)
(2)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5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①,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媪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

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憙、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②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甚嘉之。”

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①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②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B.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C.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D.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
B.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
C.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
D.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不求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
B.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
C.郑冲是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憙、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
D.郑冲受到皇帝的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
(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①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何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宋史:《唐介传》)
注:①猪,同“潴”,水停聚处。
【小题1】对下列文中划线句子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B.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C.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D.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唐介“刚直无畏”性格的一组是( )
①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   ② 民以为利    
③遂劾宰相文彦博 ④ 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   
⑤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 ⑥ 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
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⑤⑥D.①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介是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谏官,他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行为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
B.从文中可以看出,统治集团内部不乏种种卑劣行径,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敢直言,有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一己之利,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得可贵。
C.皇帝虽几次发怒,但在理智上不能不承认唐介是尽到了职守,还是接受了谏议,直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唐介的时代,朝廷里仍有些秉公无私的官吏,他们或据理力争,或奋不顾身,表现了一身正气,这也是皇帝最终肯定了唐介的原因之一。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
(2)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