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政和二年,上舍①释褐,补潍州教授。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曰:“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迁中书舍人。
时方有事燕云②,松年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忤时相意,提举天平观。建炎间,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③,出知平江府。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给事中。会选将帅,松年奏:“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何如尔。愿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又奏:“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年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使。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④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豫曰:“圣意何在?”松年曰:“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使还,拜吏部尚书
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绍兴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死也。年六十。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
【注释】①上舍:王安石变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舍生”即上舍生,太学生中高班的学生。 ②燕云,是指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③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④刘豫:宋高宗建炎二年济南府知府,投降金朝;建炎二年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后迁都汴京。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B.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 利害/帝皆嘉纳
C.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D.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十人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C.除、擢、拜:提拔任用。李密《陈情表》中有:“拜臣郞中”“除臣洗马”“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D.吏部尚书:吏部的最高级别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松年为人正直,遭到地方官嫉恨,他出任平江府知府时,平江贪官解下官印把它隐藏起来。胡松年仅仅依靠当地百姓,不露声色顺利开展工作。
B.胡松年在朝廷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情况下,毅然出使伪齐政权。面对对方的无理要求,他进行了柔中有刚的有力回击。出使归来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C.胡松年始终心忧国事,对待生死豁达乐观。屡次献言,皇帝多有采纳。病情危急时对儿子说,“生老病死,在所难免。”就在鼾声如雷中坦然离世。
D.胡松年不贪钱财,不为子孙储蓄。按照惯例,官吏升迁朝廷都要赏赐财物,但因军队建设需要大量费用,他并没有向朝廷提出赏赐财物的请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1-03 05:14: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宾客交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祖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B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C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D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B.“殊典”一是指“不同的规章”,二是指“帝王对臣下的特别的恩典”。本文指后者。
C.“经书”或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如《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经传,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或指佛经,如《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等。本文指儒家经典。
D.“髡笞”亦作“髠笞”。 古代刑罚,指割头,鞭打身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梁冀还觉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
(2)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郭原平字长泰,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籴买,然后举爨。父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亡哭踊恸绝。

②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①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③及母终,毁瘠弥甚。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原平不欲使人其坟墓,乃贩质家资,贵买此田。每出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贱,然后取直。

④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

⑤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

﹣﹣《南史》(有删改)

(注):①尊上,对人父母的敬称。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父疾弥年       
②原平不欲使人其坟墓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要使    
A.细小    B.低下    C.稍微    D.没有
②己自    
A.领    B.拉   C.征引    D.退却
(3)第①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B.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C.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D.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4)把第⑤段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5)对第③段郭原平卖物时的情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卖物时常常会有人拦腰砍价。
B.卖物花费的时间往往特别长。
C.物价为邑人认可,货品特别抢手。
D.买家总是主动出高于报价的价格。
(6)综观全文,结合郭原平的性格特点,推断其拜受棉而拒受米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平任相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高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释:太牢具: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平得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管理
B.久之,汉王之 患:担忧
C.行功邑,重之 爵:封爵
D.大王诚能出数万斤金 捐:捐献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纷纷,何时定乎B.项王为人,恭敬爱人
C.恣所为,不问其D.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反间于楚军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少有大志,神机妙算。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范增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2)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周盘龙,北兰陵兰陵人也。宋世土断,属东平郡。盘龙胆气过人,尤便弓马。秦始初随军讨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累至龙碳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元徽二年,桂阳贼起,盘龙时为冗从仆射、骑官主、领马军主,随太祖顿新亭,与屯骑尉黄回出城南,与贼对阵,寻引还城中,合力拒战。事宁,除南东莞太守,加前军将军,稍至骁骑将军。太祖即位,进号右将军。

建元二年,虏寇寿春,以盘龙为军主、假节,助豫州刺史崇祖决水漂渍。盘龙辅国将军张倪马步军于西泽中奋击,杀伤数万人,获牛马辎重。上闻之喜,诏曰:“丑虏送死,敢寇寿春,崇祖、盘龙正勒义勇,乘机电奋,水陆新击,填川蔽野。师不淹晨,西蕃克定。斯实将率用命之功,文武争伐之力。凡厥勋勤,宜时铨序,可符列上。”盘龙爱安杜氏,上送金镊二十枚,手敕曰“饷周公阿杜”。转太子左率。改授持节,军主如故.

明年,虏寇淮阳,围角城。盘龙于奉叔单马率二百余人陷阵,虏万余骑张左右翼围之。一走还,报奉叔已没,盘龙方食,弃著,驰马奋,直奔虏阵,自称“周公来!“素畏盘龙骁名,实时拔。时奉叔已大杀虏,得出在外,盘龙不知,乃冲东击西,奔南突北,贼众莫敢当。幸叔见其父久不出,复跃马入阵。父子两匹骑,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盘龙父子由是名播北国。形其赢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角城戍将张蒲与虏潜相构结,因大雾乘船入清中樵,戴虏二十余人,藏杖下,直向城东门防门不禁,仍登岸拔白门。戍主皇甫仲贤率军主孟灵宝等三十余人于门拒战,斩三人,贼众被创赴水,而虏军马步至城外已三千余人,阻塹不得进。淮阴军主王僧庆等领五百人赴救,虏众乃退。坐为有司所奏,诏白衣领职。八座寻奏复位。加领东平太守。

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十一年,病,年七十九。安北将军、兖州刺史。

(《南齐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
B.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
C.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
D.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B.赠,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周盘龙属大夫,故死为“卒”。
D.原文“建元二年”中的“建元”是庙号,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盘龙胆气过人,临阵勇猛果敢。周盘龙擅长骑马射箭,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奔南突北,无人敢挡,屡立战功。
B.周盘龙颇受宠幸,君臣关系亲厚。皇上不仅奖赏提拔周盘龙,还赏赐他的爱妾;君臣交流中不乏玩笑之语。
C.周盘龙父子英雄,二人名扬北国。周盘龙素有威名其子奉叔亦骁勇善战,单马率二百余人冲出北虏军一万余骑从的包围。
D.周盘龙文武双全,官职不断升迁。周盘龙凭借自身的能力,先为武将,后为文官,逐级升官,仕途顺畅毫无波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虏寇寿春,以盘龙为军主、假节,助豫州刺史坦崇祖决水漂渍。
②形甚赢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同类题5

(题文)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孙振基:抵制科场舞弊
韩敬受业宣城汤宾尹。宾尹分校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搜得之,强总裁侍郎萧云举、王图录为第一。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挤排前辈,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之。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振基谓议者庇之,再疏论劾。帝乃下廷臣议。
(节选自《明史·孙振基传》)
【小题1】(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挤排前辈 嫌:嫌疑,疑忌
B.所取童学贤有  私:偏私
C.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之。 发:揭发
D.帝乃下廷臣议  更:更换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B.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C.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D.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