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中三角城市群涵盖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群。读中三角城市群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促进中三角城市群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大科技投入②提高二、三产业比重③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④加强环境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中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承接了长三角地区的众多产业转移,这给长三角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B.加重了资源紧张的状况
C.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
D.加剧了严重的环境压力
【小题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85年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
B.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过去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
C.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D.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6 04:20: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本题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2012年俄罗斯向中国进出口主要商品统计表。
注:机电产品是指汽车、自动数据处理器、家用电器、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
材料三 当地时间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索契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每年接待游客超过三百万人。游客可以参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剧院、图书馆和音乐厅,欣赏俄罗斯国内外有名的艺术品,体会索契独特的文化韵味。
(1)材料一中甲地是寒冷中心,曾出现-71.2 ℃绝对最低气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气温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2012年俄罗斯向中国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分析索契成为度假胜地的原因。
同类题2
北极地区的气压形势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气候影响显著。2016年,北极高压增强,导致图甲所示地区 冬春季节气候出现异常,图乙示意R河谷地当年与往年气候资料对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出与往年相比R河谷地2016年冬春季节气温和降水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3)简析图示地区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自然原因。
(4)分析R河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可能影响。
同类题3
(16分)结合安徽省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简要说明。(4分)
(2)安徽省是旱灾多发的地区,近些年甚至遭遇过秋冬春连旱现象。请你为安徽省今后减轻旱灾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3)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地区被纳入重点开发区域,简析江淮地区被列入重点开发区的主要原因。(6分)
同类题4
深圳位于广州和香港之间,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十分偏僻的渔村,设立特区以后,短短20多年时间,已发展成一个大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深圳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国家政策因素
C.便利的交通
D.丰富的劳动力和发达的科技
【小题2】我国加入WT0后,影响深圳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资源
C.交通
D.科技
同类题5
下图为“2011~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2011年相比,2015年我国(双选)( )
A.第三产业产值增加
B.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C.第一产业产值减少
D.三次产业结构优化
【小题2】2011~2015年我国(双选)( )
A.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C.环境质量在日益改善
D.区域差异持续减小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