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程千里列传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竞不能拔。千里至东都。
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其李橙、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选自《旧唐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B.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C.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D.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宝,唐玄宗年号。古代的纪年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王公年次纪年、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等。
B.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C.迁:古代称调动官职的常用词语,一般指降职,与其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左迁”、 “迁谪”等。
D.大赦:封建帝王以施恩为名,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常颁布赦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
B.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被叛贼活捉而投靠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C.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
D.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2)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12 11:02: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沈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从事。会稽太守孟顗(顗:yǐ)在郡不法,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曰:“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襄阳地接边关,江左来未有皇子重镇。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为抚军将军、雍州刺史。以旧宛比接二关,咫尺崤、陕,盖襄阳之北捍,且表里强蛮,盘带疆场。以亮为南阳太守,加扬武将军。边蛮畏服,皆纳赋调,有数村狡猾,亮悉诛之。遣吏巡行诸县,孤寡老疾不能自存者,皆就蠲(蠲:juān,免除)养。耆年老齿,岁时有饩。时儒学崇建,亮开置庠序,训授生徒。

郡界有古时石堨(堨:è,堰),芜废岁久,亮籤世祖修治之,曰:“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而芜决稍积,久废其利,凡管所见,谓宜创立。”世祖许之。又修治马人陂,民获其利。在任四年,迁南谯王义宣司空中兵参军。随王诞镇襄阳,复为后军中兵,领义成太守。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二十七年,卒官,时年四十七。

(选自《宋书·列传卷一百》)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B.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C.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D.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是汉代公卿或州郡自行任用掾属的制度。东汉时地方长官有权直接辟用士人。
B.耆年,即高年、老年人,古时称六十岁为“耆”,六十岁以上可称为“耆年”。
C.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职责之一是推行人伦教化。
D.太祖,古代开国之主、国家奠基者的特定谥号,是继承帝位的子孙对其的尊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亮为官尽责,直言进谏。会稽太守孟顗在郡里不守法纪,沈亮检举弹劾他,因此被罢官。后沈亮因直言灾异现象而遭贬。
B.沈亮关注民生,妙策解困。三吴遭受水灾,民生疾苦,沈亮提出打击投机营利行为、建立互市等建议,都被刺史采纳、施行。
C.沈亮治政威严,心怀仁爱。在治理边蛮时,沈亮果断诛杀奸猾之徒,令村民畏服;他爱护百姓,馈赠老者,兴办学校,教化风气。
D.沈亮为官清廉,深受器重。他为官清正廉洁,才能出众,得到皇帝肯定,多次担任要职,太祖还多次赏赐给他一些贵重的物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
(2)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目。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伍胥遂亡。到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乃召伍员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庐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忌既以秦女自于平王媚:讨好
B.秦女,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C.赐粟五百石,执圭爵:赏赐爵位
D.不能无怨望:盼望
【小题2】下面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伍子胥才干的一组是 (    )
①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②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③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④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⑤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亲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伍奢是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终于同长子一起被杀害。
C.江上渔父是个贪图富贵的人,他偶然中救了伍胥,当伍胥以百金宝剑相赠时,他看不上眼,说:“如果抓住了伍子胥,可得粟五万石,爵执圭,哪里只是百金剑呢?”却不知道眼前被救的人就是伍子胥,错过了好机会。
D.伍子胥是一个有胆有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愿望。
【小题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厄,处境艰难)
B.但以刘日西山(薄:迫近)
C.蒙国恩,除臣洗马(寻:寻找)
D.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谏:劝止,挽回)
【小题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觉今而昨非。 (是:表判断)
B.是区区不能废远(连词,表原因,因)
C.臣俱表闻(介词,表手段,用)
D.乐琴书消忧(以:表目的的连词,来)
【小题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臣具以表闻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襟三江而带五湖D.乐琴书以消忧
【小题7】下列各句中不是倒装句式的一项是(    )
A.乐夫天命复奚疑B.今臣亡国贱俘
C.农人告余以春及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小题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
(2)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阅读,回答小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年,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他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①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后汉书•刘宠传》)
注:①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清约素省:检查B.年老遭圣明 值:遇到
C.以明经举孝廉,东平陵令 除:授予官职D.乃轻服归 遁:悄悄地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子孙家积土成山,风雨兴
B.整顿洒扫,待刘公作《师说》贻之
C.齐悼惠王后也子孙帝王万世
D.以老病卒家不拘于时,学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符合刘宠受民拥戴或严于自律的一组是( )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③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④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
⑤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 ⑥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宠是齐悼惠王的后代,父亲刘丕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刘宠年轻时跟随父亲学
习,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后授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受吏民爱戴。
B.刘宠任会稽太守时,去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官扰民,郡中秩序井然,深受老百姓欢迎爱戴。为表达感激之情,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翁送钱给他,盛情难却,刘宠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C.刘宠治吏有道,爱民有方,政绩突出,百姓拥护。却因天气阴气超过了阳气和测算日食有误先后两次被免官,回到家乡后,因郁郁不得志而病逝家中。
D.刘宠前后连任二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他曾经从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不认识他而把他拒之门外,刘宠没有说话就走了,时人称他为长者。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2)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狄仁杰

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秋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gua)误,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祖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铺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勃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钜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当北面请命,死犹生也。”遂为光辅所譖,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赐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梁国公。哀荣备子三朝,代莫与为比。

(选自唐·刘肃《大唐新语》有删改)

(注)戎旃:本指赤色的军旗,此处代指军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官人五千余口 没:抄没、没收
B.奏成复,意不能定 毁:受诋毁
C.明公亲戎旃二十余万   董:统率
D.哀荣备于三朝   哀荣;死后得到的荣誉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狄仁杰拯教无辜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
①止司刑使,停斩决 ②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③相携哭于碑侧 ④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5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  
6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小题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狄仁杰认为属下六百余名反对武则天的官员是受到牵连而犯死罪的,因而上书请求免除他们的死刑。
B.狄仁杰飞送奏章后,被武则天刺配到丰州,丰州和宁州的百姓闻讯,都为此抱头痈哭,伤心至极。
C.宰相张光辅在平定越王叛乱的过程中,对百姓横征暴敛,狄仁杰刚直不阿,痫斥了他的这一暴行。
D.狄仁杰生前,老百姓就为他立碑立祠;在他死后,则天、中宗、睿宗三朝都为他赠官封爵,备极哀荣。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2)遂为光辅所譖,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山东未定,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

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B.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C.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D.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即“至孝至廉”之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兖州,我国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等部分地区。《尚书·禹贡》称:大禹治水,划天下之地为冀、兖、青、徐、雍等九州。
C.九锡,即“九赐”,指天子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九种器用之物,代表最高礼遇。古代一些权臣常接受“九锡”,后来该词成了篡逆的代称。
D.祖日,其中“祖”是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本文的“祖日”,即此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彧少有才名,深得众人赏识。南阳何颙称他有“王佐之才”;袁绍对他敬重有加;投奔曹操后,曹操称他是张良一样的策士谋臣。
B.荀彧勇决果毅,善于把握局势。他识破张邈的阴谋,整军防备,避免了变乱发生;官渡之战,他提出合理建议,使曹操出奇兵打败袁绍。
C.荀彧工于谋略,颇有远见卓识。他建议曹操先稳固自己的根本;又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为“挟天子令诸侯”打下了基础。
D.荀彧清高正直,事主保持忠节。他以大义阻谏曹操进爵国公,为自己埋下灾祸;他在病中收到曹操送的“空器”,于是饮药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2)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