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
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
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
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广人赖以
完。先是真
再攻成,诛仲玉
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成奴缚成
以出。真予之钞,命具汤镬,
趋烹奴,号于众曰:“奴叛主者视此。”缘海叛者皆降。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①故事者。不听。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曰:“卿输诚纳土,不
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真顿首谢。
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大军征云南,命真偕其子兵马指挥贵往,规画军饷,置邮驿。寻命真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二十年复致仕,封东莞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②,卒。
【注】①尉佗:赵佗,曾任秦南海郡尉,《三国志·吴书·陆瑁传》中有“昔尉佗叛逆,僭号称帝”的记载。②世券:又称铁券,是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人赖以完 完:保全 |
B.先是真再攻成 再:两次 |
C.命具汤镬,趋烹奴 趋:疾走 |
D.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 逆:抗拒 |
【小题2】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使用相同的一组是( )
A.(1)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 (2)秦伯说,与郑人盟 |
B.(1)真以兵破走之 (2)子犯请击之 |
C.(1)诛仲玉而成卒固守 (2)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
D.(1)成奴缚成以出 (2)阙秦以利晋 |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官颇著声望/ 尤喜儒术/ 读书缀/ 文已/ 转山东参政/ 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 竣/ 仍莅山东九年/致仕 |
B.在官/ 颇著声望/ 尤喜儒术读书/ 缀文已/ 转山东参政/ 四年命还广东/ 收集旧卒/ 事竣/ 仍莅山东九年/致仕 |
C.在官颇著声望/ 尤喜儒术/ 读书缀文/ 已/ 转山东参政/ 四年命还广东/ 收集旧卒事/ 竣/ 仍莅山东/九年致仕 |
D.在官颇著声望/ 尤喜儒术/ 读书缀文/ 已/ 转山东参政/ 四年命还广东/ 收集旧卒/ 事竣/ 仍莅山东/九年致仕 |
【小题4】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在古代官职任命制度中表示“提拔”的意思,与“贬”意思相反。 |
B.“洪武”为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明代的第一个年号。 |
C.“顿首”中的“顿”是稍停的意思。“顿首”指行礼时,头轻轻低下,稍停一会儿,然后抬起。 |
D.“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机构,主要负责递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驿”。 |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真富有正义感。元末盗贼四起,他聚集民众保护乡里;十四年,同县之人王成、陈仲玉发动叛乱,他到元帅府状告他们。 |
B.何真战功卓著。在海寇邵宗愚攻陷广州后,他带兵击退他们,夺回了广州城;在反击熊天瑞的进攻时大获全胜。 |
C.何真识大体,顾大局。廖永忠奉太祖之命率领水军攻取广东时,何真到军门献上印章,并登记好所辖郡县的具体情况,奉上书表投降。 |
D.何真归顺后受到了重用。大军征伐云南时,皇帝命令何真与其子何贵一同前往,不久又任命何真担任浙江布政使。 |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
(2)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