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发展,成长为大型城市甚至超大型城市时会导致优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资源向该地区高度聚集,同时还会从劣势地区吸引人才、投资、人口、信息等优质资源。上述现象可称为“城市虹吸效应”。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属于“城市虹吸效应”的有利影响是
A.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大城市集聚,利于提高劣势城市的教育、医疗水平
B.缩小一二线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差距
C.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规模进一步扩大
D.人口回流,人口地区分布趋于平衡
【小题2】劣势地区规避“城市虹吸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B.采取措施禁止人口迁出尤其是人才外流
C.积极发展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D.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打造超级城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30 07: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2中,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2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10年山东省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数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省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山东省1997~2006年城市面积、工业产值、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人口数量增大、工业产值增大两个方面。
(2)从材料二可看出,山东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城市面积增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两个方面。
(3)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该省水果生产有哪些影响?
同类题3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④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小题2】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2018年,浙江省政府对外宣布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战略,上海将继续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杭州创建科技创新中心,苏州则打造职能制造中心,宁波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再在区域协调的融合下,一个世界级的大湾区将呼之欲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环杭州湾区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
(2)为打造智能制造中心,苏州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3)在甲乙丙丁四地何处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5
读“2001年—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题。
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对农民工的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
A.城市化发展迅速
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
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D.耕地锐减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