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东粤士人郭某,暮自友人归,入山迷路,窜榛莽中。约更许,闻山头笑语,急趋之,见十余人藉地饮。望见郭,哄然曰:“坐中正一客,大佳,大佳!”郭既坐,见诸客半儒巾,便请指迷。一人笑曰:“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即飞一觥。郭饮之,芳香射鼻,一引遂尽。又一人持壶倾。郭善饮,又复奔驰吻燥,一举十觞。众人大赞曰:“豪哉!真吾友也!”
郭放达喜谑,能学禽语,无不酷肖。离坐起溲,作燕子鸣。众疑曰:“半夜何得此耶?”又效杜鹃,众益疑。郭坐,但笑不言。方纷议问,郭回首为鹦鹉鸣曰:“郭秀才醉矣,送他归也!”众惊听,寂不复闻;少顷又作之。既而悟其为郭,始大笑。皆撮口从学,无一能者。一人曰:“或惜青娘子未至。”又一人曰:“中秋还集于此,郭先生不可不。”郭敬诺。一人起曰:“客有绝技,我等亦献踏肩之戏,若何?”于是哗然并起。前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人飞登肩上,亦矗立;累至四人,高不可登;继至者,攀肩踏臂如缘梯状。十余人顷刻都尽,望之可接霄汉。方惊顾间,挺然倒地,化为修道一线。郭骇立良久,遵道得归。
翼日腹大痛,溺绿色似铜青,着物能染,亦无潮气,三日乃已。往验故处,则肴骨狼藉,四围丛莽,并无道路。至中秋郭欲赴约,朋友谏止之。设斗胆再往一会青娘子,必更有异,惜乎其见之摇也!《聊斋志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善饮,又复奔驰吻燥   故:本,向
B.坐中正一客     欠:缺少
C.离坐起溲,作燕子鸣 窃:偷盗,盗窃
D.又一人持壶倾   注:倒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亦无潮气,三日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至中秋郭欲赴约,朋友谏止
吾与子所共适
C.继至,攀肩踏臂如缘梯状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用心躁也
D.中秋还集
寄蜉蝣天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粤士人郭某,傍晚从朋友那里回。路过一片山地的时候不小心途中迷路,走在一片榛树林与草生长很密的地方。
B.在大家对奇怪的鸟叫声议论纷纷的时候,郭秀才回过头却听到鹦鹉的声音道:“郭秀才醉了,送他回去!”。
C.山中饮酒众人相约中秋的时候还要再次相聚,并要求郭一定要。郭秀才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D.《郭秀才》是《聊斋志异》中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优秀篇章。读后其景其情,令人难忘;其韵其味,耐人咀嚼。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9 02:31: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称得人。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节选自《元史•虞集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B.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C.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D.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亥是干支之一,中国古代历法中,十二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B.俎和豆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器具,泛指各种礼器,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时北周始设,隋唐时为六部之一,主要掌管教育科举及礼仪外交事务。
D.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相传为孔子编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集天资聪颖,记忆超群。三岁时他随家人到岭外,母亲杨氏口授文章给他,他很快就能记诵经书内容,于是又拜师学习,返回长沙得到刻本,终于得以遍读经书,通晓大义。
B.虞集重视师道,捍卫礼义。他在任儒学教授时,自觉充实知识;任国子助教时,诲人不倦;刘生在祭祀上有失礼行为,他坚持主张将其开除。
C.虞集才华出众,颇受赏识。在赵世延离开后,虞集专领修撰《经世大典》之事,完成该书;在接受皇帝咨询及论述古今政治得失时,能委婉地讲明道理。
D.虞集评人论文,坚持原则。他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重视经义,即使因此触怒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2)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就业:求学
B.则亩益三斗益:增加
C.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宠:受宠
D.为首为讳乎?首:头领
【小题2】(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A.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B.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C.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皇上的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反而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于是翟黑子对世祖不以实情坦白,世祖因此杀了他。
D.郭善明想表现自己,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2)“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父复,宣德中进士及第。历官修撰,与刘球善。球上封事,约与俱,复妻劝止之。球诣复邸,邀偕行。复已他往,妻从屏间詈曰:“汝自上疏,何累他人为!”球出叹曰:“彼乃谋及妇人。”遂独上奏,竟死。居无何,复亦病死。妻深悔之,每哭辄曰:“早知尔,曷若与刘君偕死。”同幼闻母言,即感奋,思成父志。尝入吉安忠节祠,见所祀欧阳修、杨邦乂诸人,叹曰:“死不入此,非夫也。”
景泰二年举进士,明年授御史。怀献太子既薨,中外望复沂王于东宫。同与郎中章纶早朝,语及沂王,皆泣下,因与约疏请复储。五年五月,同因上疏论时政,遂及复储事,其略曰:
近得贼谍,言也先使侦京师及临清虚实,期初秋大举深入,直下河南。臣闻之不胜寒心,而庙堂大臣皆恬不介意。昔秦伐赵,诸侯自若,孔子顺独忧之,人皆以为狂。臣今者之言,何以异此。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
……
父有天下,固当传之于子。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臣窃以为上皇之子,即陛下之子。沂王天资厚重,足令宗社有托。伏望扩天地之量,敦友于之仁,蠲吉具仪,建复储位,实祖宗无疆之休。
疏入,帝不怿。下廷臣集议……左右言:事由同倡,帝乃封巨梃就狱中杖之,同竟死。时年三十二。
同之上疏也,策马出,马伏地不肯起。同叱曰:“吾不畏死,尔奚为者!”
马犹盘辟再四,乃行。同死,马长号数声亦死。
英宗复位,赠同大理左寺丞,录其子启为国子生,寻授咸宁知县。启请父遗骸归葬,诏给舟车路费。成化中,授次子越通政知事,给同妻罗氏月廪。寻赐同谥恭愍,从祀忠节祠,与球联位,竟如同初志。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
B.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
C.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
D.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德、景泰都是明朝皇帝的年号。如宣德炉,即明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景泰蓝,即明景泰年间盛行的工艺美术品。
B.御史是中国古代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例如宋代的包拯(包公)就做过御史,他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著称。
C.古人对身故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用“崩”,称诸侯或有爵位有封号的大员死去为“​薨”。
D.庙堂:中国古代用来供奉死去的皇帝的地方叫太庙,太庙的殿堂就叫庙堂,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中的“庙堂”便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同的父亲钟复,死于病,而非死于谏,钟复的妻子对这事很后悔。钟同幼小时听到母亲说起这事就非常感奋,又受同乡人欧阳修、杨邦乂等人的影响,于是他决心要做个忠节之士。
B.怀献太子死后,朝廷内外都希望恢复沂王的储君身份。钟同与郎中章纶早朝时,谈及沂王,都流下了眼泪,于是一同上疏,直陈复储之事。
C.钟同冒死上疏,所骑的马伏在地上不肯走,钟同叱骂道:连我都不怕死,你还要怕什么呢!钟同死后,他的马长号数声也死了。
D.明英宗复位后,追赠钟同大理左寺丞的名号,录用他的儿子钟启为国子生,不久又外放到咸宁当知县。钟启请求将父亲的遗骸归葬老家,英宗下诏拨给舟车路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下列小题。
司马申,字季和,河内温人也。祖慧远,梁都水使者。父玄通,梁尚书左民郎。申早有风概,十四便善弈棋,尝随父候吏尚书到溉,时梁州刺史阴子春、领军朱异在焉。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申每有妙思.异观而奇之,因引申游处。梁邵陵王为丹阳尹,以申为主簿。属太清之难,父母俱没,因此自誓,菜食终身。
粱元帝承制,起为开远将军,迁镇西外兵记室参军。及侯景寇郢州,申随都督王僧辩据巴陵,每进筹策,皆见行用。僧辩叹曰:“此生要鞑汗马,或非所长,若使抚众守城,必有奇绩。”僧辩之讨陆纳也申在军中于时贼众奄至左右披靡申躬蔽僧辩蒙楣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僧辫顾申而笑曰:“仁者必有勇,岂虚言哉!”除散骑侍郎。绍泰初,迁仪同侯安都从事中
高祖受禅,除安东临川王谘议参军。天嘉三年,迁征北谘议参军,兼延尉监。五年,除镇东谘议参军,兼起部郎。出为戎昭将军、江乘令,甚有治绩。入为尚书金部郎。迁左民郎,以公事免。太建初,起为贞威将军、征南鄱阳谘议参军。九年,除秣陵令,在职以清能见纪,有白雀巢于县庭。秩满,顷之,预东宫宾客,寻兼东宫通事含人。迁员外散骑常侍,舍人如故。
及叔陵之肆逆也,事既不捷,出据东府___1___申驰召右卫萧摩诃帅兵先至,追斩之。因入城中,牧其府库,后主深嘉之。以功除太子左卫率,封文招县伯,邑四百户,兼中书通事舍人。寻迁右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以疾还第,就加散骑常侍,右卫、舍人如故。
至德四年卒,后主嗟悼久之,下诏卒章曰:“嗟乎!天不与善,歼我良臣。”其见幸如此。
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予磅嗣,官至太子舍人。
(选自《陈书·司马申》)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僧辩之讨/陆纳也申在/军中于时贼众/奄至左右/披靡申躬/蔽僧辩蒙楣/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
B.僧辩之讨陆纳也/申在军中/于时贼众奄至/左右披靡/申躬蔽僧辩/蒙楣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
C.僧辩之讨陆纳也/申在军中于时/贼众奄至左右/披靡申躬蔽僧辩/蒙楣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
D.僧辩之讨/陆纳也申在军中/于时贼众奄至/左右披靡/申躬蔽僧辩蒙楣/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筹策,本义指古代的一种计算用具,本文中引申为“计策”,成语“运筹帷幄”“一筹莫展”“出谋划策”中的“筹’’“策”与本文中的“筹策”意思相同。
B.白雀,白色的雀,古时以为祥瑞。白雀巢庭、白虹贯日本是自然现象,但在古人眼里,前者是祥瑞之兆,后者是异常之兆。
C.县伯,爵位名。春秋时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晋代侯、伯、子、男皆封以县;本文中的“县伯”与李密《陈情表》中的“牧伯”都是指爵位名。
D.下诏,指帝王颁发诏令。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号称皇帝,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申聪慧孝顺。他十四岁时便善于下棋;父母因动乱而双亡,他发誓终身食用蔬菜。
B.司马申有勇有谋。据守巴陵,进献筹策,都被采纳;讨伐陆纳,身先士卒,护卫主帅。
C.司马申治理有方。任戎昭将军、江乘令时,治理很有功绩,任秣陵令时以清明能干受赞。
D.司马申淡薄名利。平叛叔陵动乱建立大功得以授职封赏,他却称病辞官,归还府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申每有妙思,异观而奇之,因引申游处。
(2)及叔陵之肆逆也,事既不捷,出据东府,申驰召右卫萧摩诃帅兵先至,追斩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①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②,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世祖诏举士,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 “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及拜骠骑,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微曰:“隆昌之末,阿戎③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日?”思远遽应曰:“如阿戎所见,犹未晚也。”及晏败,故得无他。
思远清修,立身简洁。衣服床筵,穷治素净。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②祥日:丧祭名。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思远求出为远郡,建安内史除:授予官职
B.思远不从,事如故案:查究
C.今一旦人如此事赞:赞同
D.卿可数王思远诣:拜访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体现王思远美德的一项是(   )
①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②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
③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
④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
⑤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
⑥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素对王思远以礼相待,等到他被杀,其女被废为平民,王思远以衣食资助养活她。
B.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据实弹劾,高宗、王晏等人让他停止做此事,思远不从。
C.建武年间,王思远跟从兄长王晏一起做尚书令,因不愿同居要职,他上书辞让。
D.王思远曾经劝说王晏,但王晏没有吸纳他的建议,且颇为得意,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
【小题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
(2)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