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得益于政策等优势条件,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 )
①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 ②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④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小题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治理,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B.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壤肥力上升
D.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不会产生水土流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23 10: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雄安新区是未来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的区域,所辖雄县、容城和安新三县土地总面积为1 560 km2,土地利用结构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的特征。目前,关于雄安新区起步区有西、中、东三个可能的备选方案,具体如下图所示。下表为雄安新区起步区三个备选方案的土地指标(公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雄安新区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白洋淀是当地湿地的主体,对于维系雄安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B.目前白洋淀主要依靠上游水库补水和地下水维系,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C.水资源短缺与洪涝灾害风险并存,将成为新区近期发展的突出矛盾
D.林地覆盖率较低,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
【小题2】关于雄安新区起步区三个备选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从区域完整性的视角分析,西、中、东三个方案地势低平发展空间较小
B.从保护优质耕地的视角分析,西方案占用的耕地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小
C.从防洪安全性的视角考量,东方案更靠近新盖房溢洪区洪涝风险最大
D.综合考量耕地保护、未来拓展等,中方案是起步区规划选址的优先方案
同类题2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小题1】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
B.交通条件
C.著名侨乡
D.国家政策
【小题2】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 )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走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
D.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
同类题3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江苏省经济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引,依然占主导地位
C.第三厂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步优化
【小题2】荚于江苏省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扭转第产业比重下降的局而,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
B.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积极发展第一广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而
D.进步优化经济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
同类题4
苏州与嘉兴具有相似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1980年始,苏州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形成苏南模式,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1990年后上海产业大规模转移,苏州成为最佳产业转移承接地,形成苏州工业园区模式。目前苏州成为长三角洲地区经济水平仅次于上海的发达城市。嘉兴一直是浙江省北部重要农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上海、苏州等发达城市务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80—1990年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素质提高
B.国家政策的倾斜
C.乡镇企业的发展
D.土地和原料价格低廉
【小题2】嘉兴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苏州的原因
A.交通不便
B.矿产资源缺乏
C.距上海较远
D.农业基地的政策定位
【小题3】相较于嘉兴,1990年苏州成为上海最佳产业承接地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基础好
B.工业基础好
C.政策优惠
D.地价较低
同类题5
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2015 年太原市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力争到 2020 年完成 170 个城中村整村拆迁并同步推进建设改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将
A.促进农业发展
B.完善基础设施
C.根治城市问题
D.加剧失业问题
【小题2】利用 GPS 可以获取太原市城中村的
A.土地利用影像
B.人口分布状况生
C.准确三维信息
D.农业生产总值
【小题3】制作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图所使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
A.GPRS
B.GIS
C.RS
D.GPS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