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 卷二零二》
注:1.任侠:以“侠义” 自认。   2.谪仙人: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3.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遁:隐藏
B.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擿:挑剔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辟:征召
D.还寻阳,坐事下狱 坐:因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知章见其文,叹曰/问之人以穷其短
C.帝赐食,亲为调羹/为仲卿母所遣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以勇气闻于诸侯
【小题3】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
①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②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⑥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反叛而被判死刑,但因逢天下大赦被流放夜郎,后又被宋若思征召为参谋。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10-20 10:5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秦贪,其强 (2)大王必欲
(3)相如广成传舍    (4)秦王恐其破璧,乃辞固请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不存在通假字现象的一项是(   )。
A.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B.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C.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D.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小题4】相如之智表现在 。(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秦王的失礼无诚意表现在_________;引文两个划线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__。

同类题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吕景初,字冲之,开封酸枣人。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历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夏阳县,佥书河南府判官,通判并州。
张贵妃薨,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听上裁,乃增至七日。景初言:“妃一品,当辍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以示天下。”不报。妃既追册为皇后,又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
嘉祐初,大雨水,景初曰:“此阴盛阳微之诫也。”乃上疏称:“商、周之盛,并建同姓;两汉皇子,多封大国;有唐宗室,出为刺史;国朝二宗,相继尹京。是欲本支盛强,有磐石之安,则奸雄不敢内窥,而天下有所倚望矣。愿择宗子之贤者,使得问安侍膳于宫中,以消奸萌,或尹京典郡,为夹辅之势。”
时狄青为枢密使,得士卒心,议者忧其为变。景初奏疏曰:“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恂恂。此机会之际,间不容发,盖以未立皇子,社稷有此大忧。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数诣中书白执政,请出青。文彦博以青忠谨有素,外言皆小人为之,不足置意。景初曰:“青虽忠,如众心何?盖为小人无识,则或以致变。大臣宜为朝廷虑,毋牵闾里恩也。”知制诰刘敞亦论之甚力,卒出青知陈州。
李仲昌以河事败,内遣中人置狱。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还,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有田七百余顷,因请均其徭役,著限田令。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都水监,改度支副使,迁吏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以病,未入谢而卒。
(选自《宋史》,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
B.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
C.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
D.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庇荫,古时指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也有此意。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收,后来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
D.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景初谨守礼制。对于张贵妃丧事辍朝天数的问题,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迎合皇帝,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进言争辩,最终阻止了皇帝有违礼法的命令。
B.吕景初思虑长远。他认为历史上许多朝代,有任命同姓或宗室担任要职的先例,这样能使国家安如磐石,因此他希望皇帝能学习古人的做法。
C.吕景初顾全大局。狄青为士兵所拥戴,人们又有狄青兵变的议论,吕景初认为国家尚未立皇子,情势危急,为了国家安全,应将狄青调离京城。
D.吕景初抑制豪强。针对比部员外郎郑平在真定广占农田的现象,他奏请皇帝,要求郑平承担徭役,并著限田令,用来限制权贵之人的田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
(2)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②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 ②内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③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⑤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③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却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⑥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②斩关:砍断敌营的门闩。③子女玉帛:指美女、财物等。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欲去  ___________ (2)即斩关外兵 ________________
(3)策其马世充曰________ (4)宋金刚于介休____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②以为帐内骠骑
A.①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B.①②中的“以”的意思相同,用法不同
C.①②中的“以”的用法相同,意思不同D.①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
【小题4】第④段中,秦琼为什么要摆脱王世充投奔唐高祖李渊?(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纵观全文,概括秦琼的人物形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可大,字观甫,应天人世袭南京羽林左卫千户,举万历二十九年武会试,授建昌守备。迁浙江都司金书,分守瓜洲、仪真,江洋大盗敛迹。税监鲁保死,淮抚李三才令可大录其赀。保家馈重贿,却不受。叶向高赴召过仪,见而异之,曰:“此不特良将,且良吏也”迁刘河游击,改广东高肇参将。调浙江舟山。奉命征黎,与总兵王鸣鹤用黑番为导,捣其巢,黎乃灭。舟山,宋昌国城也,居海中,有七十二墺,为浙东要害可大条上八议,皆硕画。倭犯五罩湖、白沙港、茶山、潭头,连败之,加副总兵。二年冬,白莲贼余党围莱阳,可大击破之,焚其六赀,斩伪国公二人,围遂解。京师被兵,可大入卫,守西直、广宁诸门。明年,以勤王功,升都督同知。孔有德反吴桥,东陷六城。可大急往剿,巡抚孙元化檄止之,不听。次莱州,遇元化,复为所阻,乃还镇。岁将晏,有德暮薄城。可大请击之,元化持抚议,不许。可大陈利害甚切,元化期明岁元日发兵合击。至期,元化兵不发。明日合兵战城东可大兵屡胜元化部卒皆辽人亲党多无斗志其将张焘先走可大兵亦败 寿兵半降有德,遣归为内应。元化开门纳之,可大谏,不听。夜半贼至,城遂陷。可大时守水城,抚膺大恸。解所佩印付旗鼓,遂投缉死。可大好学,能诗,孰节行,有儒将风。为南京锦衣时,欧阳晖由刑部主事滴本卫知事,尝赋诗,有“阴霏国事非”句,扬州知府刘铎书之扇,赠一僧恶铎者谮之魏忠贤,晖、铎俱被逮。可大约束旗尉,捐奉助之,卜室处其妻子。其尚义类如此。

(节选自《明史·张可大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合兵战城东/可大兵屡胜/元化部卒皆辽人亲党/多无斗志/其将张熹先走/可大兵亦败
B.明日/合兵战城东/可大兵屡胜/元化部卒皆辽人/亲党多/无斗志/其将张熹先走/可大兵亦败
C.明日合兵/战城东/可大兵屡胜元化/部卒皆辽人/亲党多/无斗志/其将张熹先走/可大兵亦败
D.明日/合兵战城东/可大兵屡胜/元化部卒皆辽人/亲党多无斗志/其将张熹先走/可大兵亦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林:汉代起设的禁卫军,其意为国之羽翼如林之盛,为皇帝之护卫。
B.勤王:指在古代君主制国家中,国君或皇帝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
C.元日,古代指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传说始于尧舜禹的舜时期。
D.旗鼓:旗乎和鼓乎,古时战争中旗乎举旗,指引进攻方向;鼓乎击鼓,鼓舞进攻士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可大秉公执法,正直无私。淮抚李三才让张可大登记鲁保家的财产,鲁保的家人重金贿赂张可大,但他坚决推辞不接受。
B.张可大战功显赫,屡得提拔。奉命征黎,将其剿灭;舟山伐楼,接连取胜;白莲余党,皆被其灭。因此被加副总兵,升都督同知。
C.张可大识机忠谏,含恨自编。讨伐孔有德遭兵败时,可大谏言拒收败兵归队,不被元化采纳,归队败兵果为内应,可大含恨自编
D.张可大不畏权贵,重情仗义。当欧阳晖和刘铎因一句诗受魏忠贤迫害而下狱,张可大捐出官傣帮助他们,照顾他们的妻子儿女。
【小题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将晏,有德暮薄城。可大请击之,元化持抚议,不许。
(2)可大好学,能诗,敦节行,有儒将风。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

②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谢,则未知何如。用王生计,卒见谢,景帝不过也。

③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乃请释之补谒者 ( )    (2)卒见( )
(3)三公九卿尽立  ( )    (4)吾聊辱廷尉( )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2)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
【小题3】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小题4】王生让张释之跪下结袜带的理由可概括为
【小题5】概括张释之这一形象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