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西方用兵,偏校①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申覆。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赂平奴,使附已说以证。平家二百口皆械系。诏彦博置狱于河中,鞫治得实。德和党援盛,谋翻其狱,至遣他御史来。彦博拒不纳,曰:“朝廷虑狱不就,故遣君。今案具矣,宜亟还,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德和并奴卒就诛。与枢密使庞籍议省兵,凡汰为民及给半廪者合八万,论者纷然,谓必聚为盗,帝亦疑焉。彦博曰:“
今公私困竭,正坐兵冗。脱有难,臣请死之。”其策讫行,归兵亦无事。丁母忧,英宗即位,起复成德军节度使,三上表乞终丧,许之。初,仁宗之不豫也,彦博与富弼等乞立储嗣。仁宗许焉。彦博既服阕,复以故官判河南,有诏入觐。英宗曰:“朕之立,卿之力也。”彦博竦然对曰:“陛下入继大统,乃先帝圣意,皇太后协赞之力,臣何力之有?”帝曰:“备闻始议,卿于朕有恩。”彦博逊避不敢当。寻除.侍中,徙镇淮南、判永兴军,入为枢密使、剑南西川节度使。熙宁二年,相陈升之,诏:“
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彦博曰:“国朝枢密使,无位宰相上者。臣忝知礼义,不敢紊乱朝著②。”固辞乃止。以太.师.致仕。卒年九十二。谥曰忠烈。
(节选自《宋史·文彦博传》)
注①偏校:地位不高的武官。②朝著: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此指官阶品级高低秩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及进士第/ |
B.文彦博/宇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及进士第/ |
C.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及进士第/ |
D.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及进士第/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服阕”又叫作除服,指守丧期满了,除去孝服。 |
B.“皇太后”是皇帝母亲的尊号,皇帝父亲称为太上皇。 |
C.“除”即拜官授职,在这里指授予文彦博侍中的职位。 |
D.“太师”即太子太师的简称,是太子的道德老师。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彦博大胆进谏。他发现将权不专、军法不肃,及时上书,被朝廷采纳。 |
B.文彦博执法公正。他奉诏查办黄德和诬陷刘平案,顶住压力,秉公办案。 |
C.文彦博功成不居。英宗继位,他出力甚多,但归功于他人,谦逊而不贪功。 |
D.文彦博勇于担当。他独自提议裁减兵员八万,然反对者众,他独揽责任。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公私困竭,正坐兵冗。脱有难,臣请死之。
(2)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