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国务院批准 “长株潭城市群”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所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据上述材料和城市分布图,回答各题。

【小题1】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是( )
A.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转移B.人口向城市外围移动
C.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D.城市化水平降低
【小题2】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是( )
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侧重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
B.改善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C.利用区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建设绿色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节能减排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3-28 07:2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5)题。(28分)
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简图

材料二:所谓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下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情况。
主导产业
企业总部数量
竞争力
总部经济发展的问题
福州: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业、陶瓷制造业、纺织、软件业。厦门: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石化、信息通讯、生物工程。泉州:鞋业、服装、纺织、建筑建材、茶叶等。
世界五百强中有28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十多家知名企业总部落户福州;国内190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80多家企业总部落户福州。
竞争优势
不明显。
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对企业总部吸引力不强;山海分割,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区域协调发展意识薄弱,缺乏区域统一规划,区域内产业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总部—加工基地”合作模式尚未形成。
(1)A是________山脉,该区域主要的地带性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说明B山脉对冬、夏季风的主要影响。(4分)
(3)台北市冬季降雨比福州市____(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民营经济是泉州市最大的经济支柱。2012年,泉州民营经济生产产值395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3.7%,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0.4%,比2007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分析泉州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6分)
(5)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条件(4分),以及就如何提升该地区总部经济的竞争力,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