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在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国家总的森林面积会逐渐减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态势出现减缓直至停止,并开始转变为扩张,这个国家森林面积从减少转变为扩张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被称成为“国家森林转型”。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出现“国家森林转型”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国家森林转型”阶段,面积逐渐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小题2】我国“国家森林转型”现象较明显的地区最可能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南丘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04 06:10: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天津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2015年基本建立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努力建设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领航区。读天津滨海地区工业地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天津滨海新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资源丰富 ②共用基础设施 ③便于交流协作 ④接近消费市场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小题2】环渤海地区承接韩国转移的部分产业,主要目的是()
①积极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便于促进区域经济联系 ③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④改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千米,是全国发展基础较好、体制环境较优、整体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
(1)试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扩大对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简述苏北中小城市的发展对沪宁杭大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3)从位置、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环渤海和新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同类题3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于长江的
功能和
功能,导致长江沿线城市分布较为集中。影响城市和人口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分布的自然因素,除河流之外,
和
影响也较为突出。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
(3)该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可能给环境和交通带来的问题有
同类题4
近年来,浙江许多工业镇发展了工业品贸易、工业品设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工业镇正向特色小镇迈进。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工业镇产业链向工业品贸易和工业品设计延伸的方向分别是( )
A.上游 下游
B.上游 上游
C.下游 上游
D.下游 下游
【小题2】特色小镇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可( )
A.降低资源利用效率
B.缓解低水平竞争
C.加大环境保护压力
D.提高制造业比重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