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峤传
李峤,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以孝闻。为儿童时,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弱冠举进士,累转监察御史。时岭南邕、严二州首领反叛,发兵讨击,高宗令峤往监军事。峤乃宣朝旨,特赦其罪,亲入獠洞以招谕之,叛者尽降,因罢兵而还,高宗甚嘉之。累迁给事中,时酷吏来俊臣构陷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等三家,奏请诛之,则天使峤与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覆其狱。德裕等虽知其枉,惧罪,并从俊臣所奏。峤曰:“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诏入,转凤阁舍人。则天深加接待,朝廷每有大手笔,皆特令峤为之。
中宗即位,峤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睿宗即位,出为怀州刺史,寻以年老致仕。初,中宗崩,峤密表请处置相王诸子,勿令在京。及玄宗践祚,宫内获其表,以示侍臣。或请诛之,中书令张说曰:“峤虽不辩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上从其言,乃下制曰:“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臣则忠,贰乃无赦。赵国公李峤,不知逆顺,状陈诡计,朕亲览焉。以其早负辞学,累居台辅,忍而莫言,特掩其恶。”寻起为庐州别驾而卒。有文集五十卷。(节选自《旧唐书·李峤传》)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赠送
B.出为怀州刺史:外放
C.寻以年老致仕:得到提拔
D.及玄宗践祚:即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1)因罢兵而还(2)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B.(1)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2)虽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1)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1)峤以附会张易之兄弟(2)故为之文以志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峤“善于临机处事”和“正直守义”的一组是(  )
A.(1)峤乃宣朝旨,特赦其罪,亲入獠洞以招谕之。
(2)峤曰:“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B.(1)德裕等虽知其枉,惧罪,并从俊臣所奏。
(2)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
C.(1)中宗即位,峤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
(2)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臣则忠,贰乃无赦。
D.(1)初,中宗崩,峤密表请处置相王诸子,勿令在京。
(2)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
【小题4】翻译下面三句话。
(1)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3分)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3分)

【小题5】给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用“/”断句。(3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11-19 11:35: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盎,楚人也,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淮南厉王朝,居处骄甚。袁盎谏日:“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用。及棘蒲侯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上因迁之蜀,槛车传送。袁盎乃谏日:“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日:“以不用公言至此。”孝文帝出,宦者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日:“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袁盎。袁盎乃之丞相舍上谒。丞相良久而见之。盎因跪日:“愿请间。”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语。”袁盎即跪说日:“君为丞相,自度孰与陈平、绛侯?”丞相日:“吾不如。”袁盎日:“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且陛下从代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受采之,未尝不称善。何也?则欲以致天下贤士大夫。而君今自闭钳天下之口。夫以圣主责愚相,君受祸不久矣。”丞相乃再拜日:“嘉鄙野人,乃不知,将军幸教。”引入与坐,为上客。

(节选自《史记·袁盎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B.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C.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D.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指在本名之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别名,凡人相敬而呼。
B.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是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
C.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与中央政权地位平等。
D.参乘,亦作“骖乘”,两汉时其主要职责是陪乘护卫,或备顾问应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盎审度时局,很有远见。他认为淮南王行为骄纵,定会谋反,建议削减其封地,但孝文帝不听。果然淮南王发动叛乱,皇上辍食痛哭。
B.袁盎坚守原则,敢于直谏。孝文帝与宠幸的宦官一同乘车,袁盎认为天子应与天下英雄同乘一车,伏在车前劝止,孝文帝接纳了他的意见。
C.袁盎为仁慈,深受爱戴。他因为屡次直言进谏而不能够久居朝堂之中,被调职担任陇西都尉时,关爱士卒,士卒都愿意为他而死。
D.袁盎性格耿直,直言不讳。他与申屠嘉偶遇,申屠嘉态度傲慢,他直接登门,指出申屠嘉不虚心纳谏,为祸不远,申屠嘉谦恭认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及棘蒲侯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上因迁之蜀,槛车传送。
(2)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

及成王用事,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作此以戒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

【小题1】下列各项两个句子中分别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现象的是一项是
A.①以夹武王,衅社②诸侯咸服宗周
B.①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②旦常辅翼武王
C.①成王少,在强葆之中②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D.①于是卒相成王②作此以戒成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含出处)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古代的爵位名称,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B.崩,指帝王的离世。古代“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日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社会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就是走上阼阶主位。后来引申为天子登基,即位。
D.世家,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古代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司马迁撰写《史记》时用“世家”来记述王侯诸国及大臣之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灭殷商后武王大封功臣,把辅政有功的弟弟旦封到曲阜,称为鲁公,但是旦没有到封地去,而是留下来继续辅佐武王。
B.成王长大后周公就把朝政治理权归还给成王,自己面向北回到臣子的位置上,谦恭谨慎,不再接受其他臣子的朝拜了。
C.虽然天下安定了,但是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没有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制定了官吏职责次序,天下的百姓得以便利,很高兴。
D.周公去世后,成王并没有按照周公的遗嘱把他葬在成周,而是把他葬在毕邑伴随文王,表明白己并不敢把周公当做臣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2)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友谦字德光,许州人也。初名简,以卒隶渑池镇,有罪亡去,为盗石濠、三乡之间,商旅行路皆苦之。久之,去为陕州军校。陕州节度使王珙,为人严酷,与其弟珂争河中,战败,其牙将李璠与友谦谋,共杀珙,附于梁,太祖表璠代珙。璠立,友谦复以兵攻之,璠得逃去,梁太祖又表友谦代璠。梁兵西攻李茂贞,太祖往来过陕,友谦奉事尤谨,因请曰:“仆本无功,而富贵至此,元帅之力也!且幸同姓,愿更名以齿诸子。”太祖益怜之,乃更其名友谦,录以为子。太祖即位,徙镇河中,累迁中书令,封冀王。
太祖遇弑,友珪立,加友谦侍中,友谦虽受命,而心常不平。已而友珪使召友谦入觐,友谦不行,乃附于晋。友珪遣招讨使韩勍将康怀英等兵五万击友谦。晋王出泽、潞以救之,遇怀英于解县,大败之,追至白迳岭,夜秉炬击之,怀英又败,梁兵乃解去。友谦醉寝晋王帐中,晋王视之,顾左右曰:“冀王虽甚贵,然恨其臂短耳!”
末帝即位,友谦复臣于梁而不绝晋也。贞明六年,友谦遣其子令德袭同州,逐节度使程全晖,因求兼镇。末帝初不许,已而许之,制命未至,友谦复叛,始绝梁而附晋矣。末帝遣刘鄩等讨之,鄩为李存审所败。晋封友谦西平王,加守太尉,以其子令德为同州节度使。
庄宗灭梁入洛,友谦来朝,赐姓名曰李继麟,赐予巨万。明年,加守太师、尚书令,赐铁券恕死罪。以其子令德为遂州节度使,令锡忠武军节度使,诸子及其将校为刺史者十余人,恩宠之盛,时无与比。
是时,宦官、伶人用事,多求赂于友谦,友谦不能给而辞焉,宦官、伶人皆怒。景进使人诈为变书,告友谦反。庄宗惑之,乃徙友谦义成军节度使,遣朱守殷夜以兵围其馆,驱友谦出徽安门外,杀之,复其姓名。友谦死,其将史武等七人皆坐友谦族诛,天下冤之。
节选自《新五代史》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友谦本来名叫朱简,因为服兵役到了渑池镇,又因犯了罪逃到了石濠、三乡一带做盗贼,当时那些经商和出行的人都经常受到他的侵害。
B.陕州节度使王珙为人很是严酷,朱友谦便和李璠一起杀了王珙,归附了梁国。李璠代替王珙做了节度使后,太祖又让朱友谦带兵攻打他,李璠逃走,朱友谦做了陕州节度使。
C.梁末帝即位后,友谦没有断绝与晋国的关系,但仍隶属于梁国。末帝一开始没有答应他兼镇的要求,虽然后来末帝改变了主意,但朱友谦已经彻底背叛了梁国而归附晋国。
D.庄宗灭掉梁国进入洛阳后,赐朱友谦名李继麟,并赏赐给他很多的财物,又加封他和他的儿子以及他手下的将校,他所受的恩宠在当时无人能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嘉定十年,人犯襄阳。父宗政时为赵方将,以兵御之。珙料其必窥樊城,献策宗政由罗家渡济河,宗政然之。越翼日,诸军临渡布阵,金人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以功补进勇副尉。

理宗即位,特授忠翊郎。绍定三年,。明年,起复京西兵马钤辖。制置司檄珙问边事,珙曰:“金人若向吕堰,则八千人不为少,然须腾云、吕堰等寨受节制乃可济。”有顷,金人犯吕堰,珙喜曰:“吾计得矣。”亟命诸军追击吕堰,进逼大河,退逼山险,寨军四合,佥人弃辎重走,斩首三千。移刺瑗遣其部曲马天章奉书请降,得县五。珙入城,瑗伏阶下请死,珙为之易衣冠,以宾礼见。

端平二年,知光州,又兼知黄州。三年,珙至黄,增埤浚隍,搜访军实,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货①。又虑兵民杂处,因高阜为齐安、镇淮二寨,以居诸军。

嘉熙元年,授鄂州诸军都统制。大元大将忒没觯入汉阳②境,江帅万丈胜战不利。珙入汉阳城,军民喜曰:“吾父来矣。”驻帐城楼,指画战守,卒全其城,斩逗留者四十有九人以徇。御笔以战功赏将士,特赐珙金碗,珙益以白金五十两赐之诸将。将士弥月苦战,病伤者相属,珙遣医视疗,士皆感泣。

淳佑五年,珙以身镇江陵。珙招镇北军驻襄阳李虎军乱镇北亦溃乃厚招之降者不绝行省范用吉密通降款以所受告为质珙白于朝不从病遂革,乞休致,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终于江陵府治,时九月戊午也。是月,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封吉国公,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孟珙传》,有删改)

(注)①货:应为“贷”。②汉阳:当时汉阳隶属于鄂州。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珙招镇北军驻襄阳摩虎军乱/镇北亦溃/乃厚招之降者/不绝行省/范用吉密通降/款以所受告/为质珙白于朝/从,
B.珙招镇北军驻襄阳/李虎军乱镇北/亦溃/乃厚招之降者/不绝行省/范用吉密通降款/以所受告为质/珙白于朝/不从/
C.珙招镇北军驻襄阳/李虎军乱镇北/亦溃/乃厚招之/降者不绝/行省范用吉密通降款/以所受告/为质珙白于朝/不从/
D.珙招镇北军驻襄阳/李虎军乱/镇北亦溃/乃厚招之/降者不绝/行省范用吉密通降款/以所受告为质/珙白于朝/不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朝代,女真族完颜阿骨打所建,在我国北部。金朝建都会宁,后迁都中都、汴京。
B.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官员遭逢父母丧事应弃官家居守制。丁母忧也可称丁外艰。
C.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也称休致。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患有疾病则可提前。
D.朔,朔日,即农历每月的初一日。望日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晦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珙使用妙计,击败来犯金人。金人进犯吕堰,盂珙采用官军与各寨军队合力作战之策,大败金人,这一结果正如他当初所料。
B.孟珙接受投降,善待降军首领。移刺瑗想投降,他接受了移刺瑷的投降;移刺瑷向他请求赐死,他为移刺瑷换衣帽,并以礼相待。
C.孟珙为官仁厚,积极救济百姓。他任黄州知州时,大量接收前来归附的边地百姓,他设法救济他们,还通过军民杂居的方式保障安全。
D.孟珙体恤将士,有良将之风范。他曾自己拿出白银赐给手下将领,犒劳他们;他派医者为生病、受伤的将士诊视,士兵们十分感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翼日,诸军临渡布阵,金人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
(2)驻帐城楼,指画战守,卒全其城,斩逗留者四十有九人以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