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耕孙,宁国路推官,死长枪贼难。焘孙,常宁州学正,死僚寇。三吾避兵广西,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下广西,乃归茶陵。洪武十八年,以茹瑺荐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对称旨,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时天下初平,典章阙略。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所刊定。
三吾博学,善
属文。帝制《大诰》及《洪范注》成,皆命为序。敕修《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皆总其事,赐赉甚厚。帝尝曰:“朕观奎壁间尝有黑气,今消矣,文运其兴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称朕意。”帝制诗,时令属和。尝赐以朝鲜玳瑁笔。朝参,命列侍卫前;
燕享,赐坐殿中。与汪睿、朱善称“三老。”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
忤意,礼遇亦渐轻。二十三年,授晋世子经,吏部侍郎侯庸劾其怠职。降国子博士,寻还职。
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
户部尚书赵勉者,三吾婿也,坐赃死。三吾引退。许之。未几,复为学士。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
会试。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
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帝益怒,信蹈等
论死,三吾以老戍边,琮亦遣戍。帝亲赐策问,更
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建文初,三吾召还,久之,卒。
(选自《明史﹒列传﹒卷二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吾博学,善属文 属:撰写 |
B.往往忤意 忤:违逆 |
C.帝益怒,信蹈等论死 论:判决 |
D.更擢六十一人 擢:审阅 |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
B.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
C.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
D.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武,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
B.燕享,亦作“燕飨”,指以酒食祭神,泛指以酒食款待人。文中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殿中宴饮。 |
C.户部尚书,“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赋税、科举等事的机关。长官称为“户部尚书”。 |
D.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在京师举行,应试者为“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三吾历经动荡,大器晚成。与其两兄皆在元代做官,两兄均死于贼寇,明初经茹玮的推荐,被征召到京城为官,此时已七十三岁。 |
B.刘三吾博学善文,深得倚重。很多礼令由他修订,皇帝所制曾由他来作序,一些重要著作的修撰也由他总管,亦常随皇帝写诗唱和。 |
C.刘三吾胸无城府,颇有气节。面临大节,他立场坚定,志向不改。太子死后,进言说服皇帝立太孙承统,并且认为这是合乎礼制的。 |
D.刘三吾年老力衰,几经贬降。曾因怠惰职责而被官员弹劾,因女婿贪赃获罪而被朝廷革职,后因会试事件,触怒皇帝,被发配戍边。 |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
(2)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