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7-17 02:48: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我国各省市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材料可知
A.软件业务收入中部最高
B.珠江三角洲地区业务收入高是因为人口密集
C.四川、陕西业务收入高是因为两省教育发达
D.中部地区业务低是因为区域开放度低
【小题2】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①东部地区应着重促进城市的创新能力,为软件产业链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②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向东部城市聚集,扩大我国软件产业规模③中西地区应通过政策吸引企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④应加大对西藏、新疆、青海的发展以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黛树是一种常绿灌木,主要生长在南美洲国家,其叶子是南美洲人最喜欢的马黛茶的原材料。马黛茶最早起源于巴拉那原始森林中(下图中的A区域),距今已经有500多年历史。
马黛茶与咖啡、茶(红茶、绿茶)并称为世界三大茶,阿根廷政府将其纳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计划。目前,阿根廷是马黛茶最大的生产国,主产区主要位于和巴西、巴拉圭接壤的东北地区。图11为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三国交界处的A地区的气候资料图。
阿根廷的马黛茶年产约3亿公斤,其中国内消费达1.8亿公斤。某国际饮料巨头甲企业看中了马黛茶的高营养和商业价值,计划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大型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1)根据材料,描述A地区的降水特点并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简析阿根廷成为马黛茶主产国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综合材料,分析国际饮料巨头甲企业为开拓国际市场可采取的措施。
同类题3
下图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4
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
同类题5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线路全长1432千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用上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南水”进京,有效地缓解了北京市的用水紧张状况,但时至今日,北京市继续推行用水阶梯水价,其主要目的是
(填“引导家庭节约用水”或“加快‘南水’入户”)。
(2)有关该线输出地(甲)与输入地(乙)及沿线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主要粮食作物甲地为小麦,乙地为水稻
B.主要地形类型甲地为平原,乙地为山地
C.该线穿越了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D.该线跨越了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3) “APEC蓝”,用来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针对图中乙区域的雾霾,最主要的治理措施是
(填“优化产业结构”或“扩大企业规模”)。
(4) 2014年12月,我国在图中的乙区域实施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化发展的关注和思考。为此,小邓、小罗同学以“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研究与思考”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小邓同学认为:应该大量建设城市群;
②小罗同学认为:不应该大量建设城市群。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