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 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 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 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 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 然之。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 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 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 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 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 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陈 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
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 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 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谓崔群曰    /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B.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C.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D.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翰林院分翰林学士和翰林供奉两种,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在翰林院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B.制举是唐朝科举中的一种,是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一般由皇帝亲自提出问题,策问应举之士。可随时设科,名目繁多。
C.丁忧,“丁”,人丁,这里指得力的人,重要的人;“忧”,忧愁,遇到困难而发愁。丁忧,指的是重要的人去世,为人丁减少而发愁。
D.宫官是太子属官,如太子舍人、太子门大夫、太子洗马等。是负责太子的教育或杂事的官员,一般不允许参与国家政事的讨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文采丰富艳丽,特别擅长作诗。从做校书郎到任职京都,写了数十百篇诗歌,这些诗歌里对当朝的政事弊端等进行了讽刺批评,流传到宫中。
B.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给皇帝献绢,希望为魏征子孙赎回住宅,白居易上奏皇帝,希望由公家为魏征子孙赎买,不要让李师道占取美名。宪宗皇帝赞赏他的看法。
C.皇帝想给加授王锷官位,但是白居易却认为王锷勒索百姓,不是德才兼备之人。不能让天下人认为皇帝是接受了王锷的进奉,授予他宰相之职。
D.白居易越职为武元衡陈述冤情,后被执政宰相奏请皇上贬为江表刺史。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替白居易求情,于是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
【小题4】请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2)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2 05:02: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倪若水,恒州藁城人也。开元初,历迁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出汴州刺史。政尚清静,人吏安之。又增修孔子庙堂及州县学舍,劝励生徒,儒教甚盛,河、汴间称咏不已。

往江四年,玄宗令宦官往江南采等诸鸟,路由汴州。若水知之,上谏曰:“方今九夏时忙,三农作苦,田夫拥耒,蚕妇持桑。以此时采捕奇禽异鸟,供园池之玩,远自江、岭,达于京师,水备舟船,陆倦担负,饭之以鱼肉,间之以稻粱。道路观者,岂不以陛下贱人贵鸟也!陛下方当凤皇为凡鸟,麒麟凡兽,况、鸂鶒,曷足贵也?陛下昔潜龙籓邸,备历艰虞。今氛昆廓清,高居九五,玉帛子女,充于后庭,职贡珍奇,盈于内府,过此之外,复何求哉?臣承国厚恩,超居重任。草芥贱命,常欲杀身效忠;葵藿微心,常愿隳肝以报主。瞻望庭阙,敢布腹心,直言忤旨,甘从鼎镬。”手诏答曰:“朕先使人取少杂鸟,使不识朕意,采鸟稍多。卿具奏其事,辞诚忠恳,深朕意。卿达识周材,义方敬直,故辍纲辖之重,委以方面之权。果能闲邪存诚,守节弥固,骨鲠忠烈,遇事无隐。言念忠谠,深用嘉慰。使人朕已量事决罚,禽鸟并令放。今赐卿物四十段,用答至言。”

入拜户部侍郎。七年,复授尚书右丞,卒。

【小题1】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上谏曰 (2)深朕意
(3)禽鸟并令放(4)入拜户部侍郎
【小题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此时采捕奇禽异鸟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陛下方当凤皇为凡鸟   常欲杀身效忠
C.出汴州刺史   麒麟凡兽
D.使不识朕意   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路观者,岂不以陛下贱人贵鸟也!
(2)直言忤旨,甘从鼎镬。
【小题4】文中“________”一句对“采捕奇禽异鸟,供园池之玩”起反衬作用。
【小题5】倪若水德才兼备,从“上表”一事可见其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常景,字永昌,河内人也。景少聪敏,初读《论语》《毛诗》,一受便览。及长,有才思,雅好文章。廷尉公孙良举为律博士,高祖亲得其名,既而用之。世宗季舅护军将军高显卒,其兄右仆射肇私托景及尚书邢峦、并州刺史高聪、通直郎徐纥各作碑铭,并以呈御,世宗悉付侍中崔光简之,光以景所造为最,乃奏曰:“常景名位乃处诸人之下,文出诸人之上。”遂以景文刊石。
正光初年九月,蠕蠕主阿那瑰归阙,朝廷疑其位次。高阳王雍访景,景曰:“昔咸宁中,南单于来朝,晋世处之王公、特进之下。今日为班,宜在蕃王、仪同三司之间。”雍从之。朝廷典章,疑而不决,则时访景而行。
杜洛周反于燕洲,贼既南出,钞掠蓟城,景命统军梁仲礼率兵士邀击,破之,获贼将御夷镇军主孙念恒。都督李琚为贼所攻,蓟城之北军败而死。率属城人御之,贼不敢逼。洛周还据上谷。授景平北将军、光禄大夫,行台如故。洛周遣其都督王曹纥真、马叱斤等率众蓟南,以掠人谷,乃遇连雨,贼众疲劳。景与都督于荣、刺史王延年置兵粟国邀其走路。大败之,斩曹纥真。后洛周南围范阳,城人翻降,执刺史延年及景送于洛周。洛周寻为葛荣所吞,景又入荣。荣破,景得还朝。
景自少及老,恒居事任。清俭自守,不营产业,至于衣食,取济而已。耽好经史,爱玩文词, 若遇新异之书,殷勤求访,或复质买,不问价之贵贱,必以得为期。友人刁整每谓曰:“卿清德自居,不事家业,虽俭约可尚,将何以自济也?”遂与卫将军羊深矜其所乏,乃率刁双等各出钱千文而为买马焉。武定六年,以老疾去官。
(选自《魏书•列传第七十》,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宗悉付侍中崔光简之     简:选择
B.遂以景文,刊石  刊:雕刻
C.高阳王雍访景    访:探望
D.景命统军梁仲礼率兵士邀击 邀:堵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论语》是四书之一,四书还包括《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B.“季”,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次之,季最小。以阳历月份将四季划分孟、仲、叔、季。
C.“单于”,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D.“经史”,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景才华超群。在为高显将军写碑铭时,常景凭着良好文笔功力,脱颖而出。
B.常景富有威望。朝廷经常向他征询意见,给蠕蠕主阿那瑰安排职位时,元雍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C.常景英勇善战。常景率领梁仲礼在蓟城抵御着敌军,让敌军不敢进逼,最终因为城陷而 被俘。
D.常景为官清廉。友人刁整与卫将军羊深等人因念常景不为家业做事,各出钱一千文为他买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洛周遣其都督王曹纥真、马叱斤等率众蓟南,以掠人谷,乃遇连雨,贼众疲劳。
(2)爱玩文词,若遇新异之书,殷勤求访,或复质买,不问价之贵贱,必以得为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也。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太守以其能,委任郡职,兼六县。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顺帝末,扬徐盗贼群起,磐牙连岁。建康元年,九江范容、周生等相聚反乱,屯据历阳,为江淮巨患,遣御史尹丞冯绲将兵督杨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讨之。耀、显军败,为贼所杀。又阴陵人徐凤、马勉等复寇郡县,杀略吏人。凤衣绛衣,带黑绶,称“无上将军”,勉皮冠黄衣,带玉印,称“黄帝”,筑营于当涂山中。乃建于,置百官,遣别帅黄虎攻没合肥。明年,广陵贼张婴等复聚众数千人反,据广陵。朝廷博求将帅,三公举抚有文武才,拜为九江都尉,与中郎将赵序助冯绲合州郡兵数万人共讨之。又广开赏募,钱、邑各有差。梁太后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议遣太尉李固。未及行,会抚等进击,大破之,斩马勉、范容、周生等,徐凤遂将余众攻烧东城县。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赵序坐畏懦不进,诈增首级,征还弃市。又历阳贼华孟自称“黑帝”,攻九江,杀郡守。抚乘胜进击,破之,虏获七百余人,牛、马、财物不可胜算。于是东南悉平,振旅而还。以抚为左冯翊,除一子为郎。抚所得赏赐,尽分于麾下。性方直,不交权势,宦官怀忿。及论功当封,太尉胡广时录尚书事,承旨奏黜抚,天下怨之。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滕抚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B.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C.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D.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郡,均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州基本沿袭九州之分,郡则始于秦而完善于汉。
B.领,用于兼职、代理官职,与“署”“摄”“行”“迁”等类似。文中指兼任较高职务。
C.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始创年号为建元,后形成制度。
D.三公,古代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后为虚衔。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抚文武兼备,治政有方。他凭借才华受到太守的赏识,被委以要职,治理的地方教化盛行,在任七年,路不拾遗。
B.滕抚富有将才,屡平叛乱。建康元年,他先后平定九江范容、周生以及广陵张婴等叛乱,后来又平定了历阳华孟之乱。
C.滕抚重义轻利,深得人心。他在平叛胜利后,将自己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听到他被罢官的消息,天下百姓为之怨愤。
D.滕抚端方正直,反遭罢黜。他因为不交接权贵而得罪了宦官,到了论功应当封赏时,太尉胡广却承旨上奏黜免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太后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议遣太尉李固。
(2)于是东南悉平,振旅而还。以抚为左冯翊,除一子为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娶魏文帝女囊乐公主,授仪同三司。
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日:“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日:“今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已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日:“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卒于州,时年六十七。
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弟世约宦途不迭,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选自<隋书·韦世康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B.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C.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D.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是中国古代职官名,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
B.“尚书”一词,在古代含义丰富,可指儒家经典著作,又称《书》或《书经》,也可指中国封建 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
C.“耳顺”是六十岁以上的人的代称,出自《论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D.文中的“季”指排行,古代用“孟、仲、季”“伯、仲、季”或“伯、仲、叔、季”等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常指最小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世康聪颖有识,深受器重。十岁时就被州府征为主簿;二十岁时娶魏文帝女儿襄乐公主为妻,并因此被封为汉安县公。
B.韦世康长于治理,且有美誉。尉迥兴兵作乱时,韦世康被授为绛州刺史,全郡大治;任荆州总管时,全境无讼,百姓爱戴。
C.韦世康恬淡寡欲,崇尚古风。韦世康淡泊官场,不羡慕权贵,不以官位傲视别人,有功成身退之志;施政简素清静。
D.韦世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韦世康曾因母亲年事已高,一度想辞官承欢膝下;有个弟弟仕途不顺,世康将父亲传留的田宅全给他。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陈述退让)。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弘范,字仲畴,善马,颇能为歌诗。年二十时,兄顺天路总管弘略上计寿阳行都,留弘范摄府事,吏民服其明决。蒙古军所过肆暴,弘范杖遣之,入其境无敢犯者

从亲王合必赤讨李璮于济南。弘范营城西,璮出军突诸将营,独不向弘范。弘范曰:“我营险地,璮乃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谓我弗悟也。”遂筑长垒,内伏甲士,而外为壕,开东门以待之,夜令士卒浚壕益深广,璮不知也。明日,果拥飞桥来攻,未及岸,军陷壕中,得跨壕而上者,突入垒门,遇伏皆死,降两贼将。

移守大名管民总管。岁大水,漂没庐舍,租税无从出,弘范辄免之。朝廷罪其专擅,弘范请入见,进日:“臣以为朝廷储小仓,不若储之大仓。”帝曰:“何说也?”对曰:“令岁水潦不收,而必责民输,仓库虽实,而民死亡殆尽,明年租将安出?曷若活其民,使不致逃亡,则岁有恒收,非陛下大仓库乎?”帝曰:“知体,其勿问。”

括诸道兵围宋襄阳,朝廷以益都兵乃李璮所教练之卒,勇悍难制,故命领之。戍鹿门堡,以断宋饷道,且绝郢之救兵。弘范建言曰:“国家取寰阳,为延久之计者,所以重人命而欲其自毙也。宜城万山以断其西,栅灌子滩以绝其东,则庶几速毙之道也。”帅府奏用其言,移弘范兵千人戍万山。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言退者死即擐甲上马,亲率二百骑为长阵,令曰:“闻吾鼓则进,未鼓勿动。”宋军步骑相间突阵,弘范军不动,再进再却,弘范曰:“彼气衰矣。”鼓之,前后奋击,宋师奔渍。

入朝,疾作。病甚,与亲故言别。卒,年四十三。

(选自《元史·张弘范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言退者死/
B.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育退者死/
C.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言退者死/
D.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育退者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槊,长矛。马槊,中国古代冷兵器,是槊的主要形态,是重型骑兵武器。
B.上计,文中指地方行政长官向上级呈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
C.飞桥,文中指古代军队作战时保障攻城部队通过河道的一种器材。
D.饷道,古代作战时后勤保障的通道,专门用于运送粮食和转运伤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弘范能文善武,办事精明强千。他很会写诗歌;他代哥哥处理总管府事务,处事明达有决断;他强硬处置胡作非为的蒙军。
B.张弘范足智多谋,善于排兵布阵。他准确判断出李璮的想法,于是设计对付李璮来犯,挖深壕沟,埋伏士兵,最终打败了敌军。
C.张弘范一心为民,富有远见。当水灾发生后,他下令免除百姓的租税;面对朝廷的加罪,他向皇上阐述了藏富于民的道理。
D.张弘范临危不乱,身先士卒。面对宋军的突袭,他向朝廷上奏计谋,亲自率领骑兵与敌周旋,取得胜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古军所过肆暴,弘范杖遣之,入其境无敢犯者。
(2)曷若活其民,使不致逃亡,则岁有恒收,非陛下大仓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