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
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
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
选自《周书•于谨列传》
(注)①要击:半路截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谨为长流参军引:推荐
B.请阙披露腹心诣:到……去
C.蒙丞相殊眷夙:向来
D.询访戎略访:拜访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单骑入贼,示恩信故为之文
B.灵太后诏尚书省门外立榜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C.中山公护虽受顾命名位素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D.名位重,愈存谦挹有槁暴,不复挺者
【小题3】(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于谨“勇毅”的一组是
①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   ②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
③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 ④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⑤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   ⑥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小题4】(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
C.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替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
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
【小题5】(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3分)
(2)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3分)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9-18 10:33: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灵运,安西将军弈之曾孙而方明从子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纵横俊发过于延之,深密则不如也。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乐公,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累迁秘书丞,坐事免。

灵运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惋。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

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使光禄大夫范泰与书敦奖,乃出。使整秘阁书遗阙,又令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寻迁侍中,赏遇甚厚。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既自以名辈,应参时政,至是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名位素不逾之,并见任遇。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上不欲伤大臣,讽旨令自解。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河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中丞傅隆奏免官,是岁,元嘉五年也。

(选自李延寿《南史·谢灵运列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共宗之 宗:崇尚
B.灵运多愆礼度  怼:违背
C.讽旨令自解    解:松弛
D.灵运表陈疾    表:上表
【小题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
B.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
C.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
D.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灵运才华卓越,深受文帝赏识。谢灵运被指定撰修晋史,书写完不久又赐予他官职,诗画还被盛赞,可见帝为巩固统治,极尽笼络。
B.谢灵运恃才傲物,寄情于山水。谢灵运自认为应该被委以重任,但未能如愿,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他常常放浪于山水,探奇览胜。
C.谢灵运出身名门,但仕途坎坷。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富有才华,在少帝即位时,联合煸动一些不同意见的人,诽谤诋毁执政大臣,故被调离京城。
D.谢灵运参政理想落空,更加不受约束。谢灵运看出真正受重用的是些名望才干远不如他的人,故他常托病不上朝,沉溺玩乐宴饮。
【小题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
(2)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
【小题5】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横俊发过于延之,深密则不如也。从叔混特知爱之。
(2)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

同类题2

文言文阅读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同“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于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小题1】下列加横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请于武公,公弗许亟: 急于
B.姜氏欲之,焉害?辟: 躲避
C.无庸,将自及:处理
D.既而大叔命西鄙:土地
【小题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郑武公”中的“武”是谥号。谥号,是帝王死后,后继帝王给予的评价性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有一两字到二十无定数。
B.“五月辛丑”中的“辛丑”是干支纪日法。此法同纪年一样,六十日一循环。
C.“颖谷封人”中的“封人”为古官名,掌管修筑王畿,封国,都邑四周疆界上的封土堆和树木。
D.“都城过百雉”中的“雉”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按照古制大都市的城墙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B.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C.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D.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无使滋蔓。
(2)不义不昵,厚将崩。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知滑县。剧盗高章者,诈为缇骑,直入官署,劫佳胤索帑金。佳胤色不变,伪书券贷金,悉署游徼名,召入立擒贼,由此知名。户部主事,改职方,迁礼部郎中,以风霾考察,谪陈州同知,迁按察使。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吏巡抚保定道闻丧归。万历七年,起故官,巡抚陕西。未上,改宣府。时青把都已服,其弟满五大犹桀骜,所部八赖掠塞外史、车二部,总兵官麻锦擒之。佳胤命锦缚八赖将斩,而身驰赦之,八赖叩头誓不敢犯边。后与总督郑洛计服满五大。入为兵部右侍郎。十年春,浙江巡抚吴善言奉诏减月饷。东、西二营兵马文英、刘廷用等构党大噪,缚殴善言。张居正以佳胤才,令兼右佥都御史代善言。甫入境,而杭民以行保甲故,亦乱。佳胤问告者日:“乱兵与乱民合乎?”曰:“未也。”佳胤喜曰:“速驱之,尚可离而二也。”既至,民剽益甚。佳胤从数卒佯问民所苦,下令除之。众益张,夜掠巨室,火光烛天。佳胤召游击徐景星谕二营兵,令讨乱民自赎。擒百五十人,斩其三之一。乃佯召文英、廷用,予冠带。而密属景星捕七人,并文英、廷用斩之。二乱悉定。帝优诏褒美。寻以左侍郎还部,录功,右都御史。未几,戎政尚书,寻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加太子少保。召还理部事。叙劳,予一品诰。御史许守恩劾佳胤,御史徐元复劾之,遂三疏谢病归。越二年卒。
(节选自《明史·张佳胤传》)
(注)①游徼:乡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B.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C.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D.隆庆五年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安庆兵变/坐勘狱辞不合/调南京鸿胪卿/就迁光禄/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道闻丧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靖是年号。明清两朝,大多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
B.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春秋战国时期设有御史,秦以御史监郡,汉以后御史职衔类有变化,职责则专司纠弹。
C.古代官职的升迁任免大多由吏部掌管,有专门的词语表示。如文中的“擢”“加”“拜”是古代表示官职升或降的词语。
D.保甲是旧时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甲设甲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佳胤处变不惊。他被强盗劫持,一点也不慌乱,假装写票据取银两,实际上是写乡官的名字,最终捕获了强盗。
B.张佳胤有计谋。麻锦擒获八赖后,他让麻锦处斩八赖,自己又骑着快马赶去赦免了八赖,恩威并施,收服了八赖。
C.张佳胤有才能。他受张居正赏识,去浙江处理骚乱事宜,到达后,了解情况并果断采取措施。平息了骚乱,得到皇帝嘉奖。
D.张佳胤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他一生虽然多次升职,但也遭到过挫折,许守恩等人弹劾他。最后他被朝廷免职回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佳胤召游击徐景星谕二营兵,令讨乱民自赎。
②而密属景星捕七人,并文英、廷用斩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开传

曾巩

柳开字仲涂,大名人,初名肩愈。父承翰,仕至监察御史。开幼警悟豪勇,父显德末为南乐县令,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及就学,讲说能究旨,开宝六年登进士第,官至如京使。知忻州,徙沧州,未至卒,年五十四。子涉迁居荆南,仕为隍城使。

有赵生者得韩愈文数十篇,未达,乃携以示开。开一见遂知为文之趣,自是属辞必法韩、柳,盖慕之也。著书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作二传以见其意。开垂绝,语门人张景曰:“吾十年著一书,可行于世。”景为名之曰《默书》,辞意稍隐,读难遽晓。开尚气自任,不顾小节,所与交者必时之豪俊。太宗征河东,开从驾督粮,适常、润有寇,遂选开知常州。开至治所,招降群盗,以俸赏之,又解衣与盗酋,置之左右。或谓不可,开曰:“彼失所则盗,不而则吾民也。今推以赤心,夫岂不怀!始惧死,故假息锋刃之下。”未半岁,境内辑宁。

诏徙全州,州西有溪洞蛮粟氏久为边患,朝廷设七寨不能御。开至,选勇辩吏往说之,不逾月,携老幼至州。开赋其居业,作《时鉴》篇,刻石戒之。遣其酋赴阙,授州上佐,边患遂息,诏赐开缗钱三十万。知环州,为理互市不直者,戎落悦服,徙知邠州。真宗即位,迁如京使,上书言时政,上嘉纳之。又徙代州,葺城垒战具,诸将沮议,因谓其从子浩曰:“寇殆将至,诸将见嫉,一旦寇至,必危我矣!”即丐小郡,得忻州。是秋虏果犯塞。

(选自《柳开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
B.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
C.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
D.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春秋》。
B.门人:原指守门人,又指门客、门生,此处指门生,古人亲授业者称弟子,转相授者称门人。
C.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D.互市:指历史上中原与周边各族间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后者亦称通商或通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开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机警勇敢,成年后,更是重情义、讲信用,且不被小节约束,和他交往的人也都是当时的豪杰俊才。
B.柳开耗尽十年心血著成一部作品,自觉可传之于世,便将书托付给门人张景,张景于是写下一篇《默书》,来介绍柳开的作品。
C.柳开做事能够审时度势,他临危受命,前往常州平息寇患。到任后,他推行怀柔政策,招降并安抚盗寇,使他们能够安身立命。
D.柳开善于平息边患,且做事有先见之明。任职全州时,主动选派官员招抚边民;任职代州时,又积极修整城墙营垒和武器战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开一见遂知为文之趣,自是属辞必法韩、柳,盖慕之也。
(2)寇殆将至,诸将见嫉,一旦寇至,必危我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规字威明,琅邪临沂人。规八岁,以所生母,居丧有至性,太尉徐孝嗣每见必为之流涕,称曰孝童。叔父暕亦深器重之,常曰:“此儿吾家千里驹也。”年十二,《五经》大义,并略能通。既长,好学有口辩。州举秀才,郡迎主簿。
起家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安右南康王主簿、太子洗马。天监十二年,改太极殿,功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晋安王纲出为南徐州,高选僚属,引为云麾谘议参军。久之,出为新安太守,父忧去职。服阕,袭封南昌县侯,除中书黄门侍郎。敕与陈郡殷钧、琅邪王锡、范阳张缅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太子所礼。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特进萧琛、金紫傅昭在坐,并谓为知言。普通初,陈庆之北伐,克复洛阳,百僚称贺,规退曰:“非为功难,成功难也。羯寇游魂。为日已久,桓温得而复失,宋武竟无成功。我孤军无援,深入寇境,威势不接,馈运难继,将是役也,为祸阶矣。”俄而王师覆没,其识达事机多如此类。
六年,高祖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用五十韵,规笔立奏,其文又美,高祖嘉焉。即日诏为侍中。中大通二年,出为贞威将军骠骑晋安王长史。其年,王立为皇太子,仍为吴郡太守。主书芮珍宗家在吴,前守宰皆倾意之,是时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俄征为左民尚书,郡吏民千余人诣请留,表三奏,上不许。寻以本官领右军将军,未拜,复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规辞疾不拜,于钟山宋熙寺筑室居焉。大同二年,卒,时年四十五。规集《后汉书》众家异同,注《续汉书》二百卷,文集二十卷。
(节选自《梁书·王规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太极殿 构:建造
B.规笔立奏 援:拿,持
C.前守宰皆倾意之 附:迁就
D.郡吏民千余人诣请留 阙:代指京城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即遭逢父母丧事,“丁”是“遭逢”的意思,“忧”是“居丧”的意思,多指居父母丧。
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文中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
C.“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中庸》《春秋》,其实本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亡于秦末战火。
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规有预见性。陈庆之北伐时收复了洛阳,朝中官员都在祝贺,他却认为这场战役会成为祸端,后来果然应验。
B.王规好学才高。他十二岁时便大致通晓《五经》的大义,长大后州里举荐他为秀才;天监十二年,他向朝廷呈献《新殿赋》,文辞十分精巧。
C.王规有胆有识。湘东王任京尹时,和朝士集会宴饮,席间让王规行酒令,王规以“自从晋迁至江左以来,没有过这种做法”为由从容拒绝。
D.王规寄情山水,不留恋官场。当朝廷任命他为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步兵校尉时,他都称病不任职,在钟山宋熙寺筑室居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为功难,成功难也。羯寇游魂,为日已久,桓温得而复失,宋武竟无成功。
(2)是时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