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蔡道宪,字元白,晋江人。崇祯十年进士。为长沙推官。地多盗,察豪民通盗者,把其罪而任之。盗方劫富家分财,收者已至。召富家还所失物,皆愕不知所自。恶少年闭户谋为盗,启户,捕卒已坐其门,惊逸去。吉王府宗人恣为奸,道宪先治而后启王。王召责之,抗声曰:“今四海鼎沸,寇盗日滋。王不爱民,一旦铤而走险,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王悟,谢遣之。
十六年五月,张献忠陷武昌,长沙大震。承天巡抚王扬基率所部千人,自岳州奔长沙。道宪请还驻岳州,曰:“岳与长沙唇齿也,并力守岳则长沙可保,而衡、永亦无虞。”扬基曰:“岳,非我属也。”道宪曰:“弃北守南,犹不失为楚地。若南北俱弃,所属地安在?”扬基语塞,乃赴岳州。及贼入蒲圻,即遁去。湖广巡抚王聚奎远驻袁州,惮贼不敢进。道宪亦请移岳,聚奎不得已至岳,数日即徙长沙。道宪曰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聚奎不从。贼果以八月陷岳州,直犯长沙。先是,巡按御史刘熙祚令道宪募兵,得壮丁五千训练之,皆可用。至是亲将之,与总兵官尹先民等扼罗塘河。聚奎闻贼逼,大惧,撤兵还城。道宪曰:“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栅以守,毋使贼逾此。”又不从。
时知府堵胤锡入觐未返,通判周二南摄攸县事,城中文武无几。贼薄城,士民尽窜。聚奎诡出战,遽率所部遁。道宪独拒守,贼绕城呼曰:“军中久知蔡推官名,速降,毋自苦。”道宪命守卒射之毙。越三日,先民出战,败还。贼夺门入,先民降。道宪被执,贼啖以官,嚼齿大骂。释其缚,延之上坐,骂如故。贼曰:“汝不降,将尽杀百姓。”道宪大哭曰:“愿速杀我,毋害我民。”贼知终不可夺,磔之,其心血直溅贼面。健卒林国俊等九人随不去,贼亦令说道宪降。国俊曰:“吾主畏死去矣,不至今日。”贼曰:“尔主不降,尔辈亦不得活。”国俊曰:“我辈畏死亦去矣,不至今日。”贼并杀之,四卒奋然曰:“愿瘗主尸而死。”贼许之,乃解衣裹道宪骸,瘗之南郊醴陵坡,遂自刎。道宪死时年二十九,赠太仆少卿,谥忠烈。
(节选自《明史·忠烈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盗方劫富家分财,收者已至 收:收购(赃物)
B.并力守岳则长沙可保,而衡、永亦无虞    虞:担忧
C.通判周二南摄攸县事   摄:代理
D.道宪被执,贼啖以官   啖:利诱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宪曰/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
B.道宪曰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
C.道宪曰/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
D.道宪曰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道宪不畏权势。吉王府的族人恣意为非作歹,道宪先加以惩处,然后才向吉王通报。吉王召道宪来责问,道宪高声批评吉王,促使吉王醒悟。
B.蔡道宪能恪尽职守,从容应对危机。张献忠攻陷武昌后,承天巡抚王扬基、湖广巡抚王聚奎都惊慌失措,无胆拒敌,无策应敌,道宪则力主抵抗,并强烈提议扼守岳州。
C.蔡道宪坚贞不屈,尽管贼兵来势汹汹,他仍坚守长沙;尽管兵败被俘,但他不改气节,不接受贼寇利诱,不惧贼寇的威胁。最后,他壮烈殉国。
D.蔡道宪深受部下敬爱。他遇害后,他手下的四个被俘士卒以死请求,希望贼寇们能掩埋主人的尸体。在贼寇解下衣服裹住道宪的尸骸掩埋之后,四卒自刎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宪曰:“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栅以守、毋使贼逾此。”又不从。
(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课内《兰亭集序》翻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1-11 09:48: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震,濠人。从太祖起兵,累官指挥使。洪武十二年,以征西番功封景川侯,禄二千石。从蓝玉征云南,分道取临安诸路,至威楚,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云南平,因请讨容美、散毛诸洞蛮及西番朵甘、思曩日诸族。诏不许。又请以贵州、四川二都司所易番马,分给陕西、河南将士。又言:“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请以泸州至建昌驿马,移置峨眉新驿。”从之。二十一年,与靖宁侯叶升分道讨平东川叛蛮,俘获五千余人。
  寻复命理四川军务,同蓝玉核征南军士。会永宁宣慰司言,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震疏治之。震至泸州按视,有支河通永宁,乃凿石削崖,令深广以通漕运。又辟陆路,作驿舍、邮亭,驾桥立栈。自茂州,一道至松潘,一道至贵州,以达保宁。先是行人许穆言:“松州地硗瘠,不宜屯种。戍卒三千,粮运不给,请移戍茂州,俾就近屯田。”帝以松州控制西番,不可动。至是运道既通,松潘遂为重镇。帝嘉其劳。逾年复奏四事:一,请于云南大宁境就井煮盐,募商输粟以赡边。一,令商入粟云南建昌,给以重庆、綦江市马之引。一,请蠲马湖逋租。一,施州卫军储仰给湖广,溯江险远,请以重庆粟顺流输之。皆报可。
  震在蜀久,诸所规画,并极周详。蜀人德之。善政自誉,蓝玉败,疾谓与震及朱寿诱指挥庄成等谋不轨,密诏论逆党,以震为首,并其子炳诛之。
(选自《明史·曹震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B.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C.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D.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其散处河、湟、洮、岷间者,古为国患尤剧。
B.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如:后数日驿至。(《后汉书·张衡传》)
C.奏,常称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等。封建时代下级对上级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如:拔刀斫前奏案。
D.密诏,秘密的诏书,一般表述是古代皇帝或者太后、太子等皇族直系权力人员紧急或秘密留下的文书和口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震跟从太沮起兵,屡立战功。曹震跟随太祖起兵,累积功劳被任命为指挥使。因征讨西番有功封为景川侯,食禄二千石。后跟蓝玉征讨云南,降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人,讨伐平定了东川叛蛮,俘虏五千余人。
B.曹震受诏治理河滩,顺利疏通。诏令曹震治理疏通滩堵塞,他到泸州视察,看到了有条河直通永宁,于是凿石削崖,加深、扩广河道,达到通漕运的目的,又开辟陆路,兴建驿舍邮亭,架桥立栈,量后通达保宁。
C.曹震创建松潘重镇,积极建议。曹震治理运道畅道,松潘成为重镇,太祖嘉奖曹震的功劳。过了一年,他又上奏了四件事:掘井煮盐、运粮固边、粮钱换马、免马湖租、顺江送粮等。他的奏请得到了允准。
D.曹震治蜀善政有誉,未得善终。曹震在治蜀中,管理良好很有声誊,因蓝玉叛逆事情败露,有人妒忌他,就污告蓝玉曾与曹震和朱寿诱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密诏追论逆党,曹震与儿子曹炳一同被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松州地硗瘠,不宜屯种。戍卒三千,粮运不给,请移戍茂州,俾就近屯田。
(2)震在蜀久,诸所规画,并极周详。蜀人德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氏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氏赴水死。侍儿孙氏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氏贞烈夫人,孙氏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C.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D.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骑是古代的军事单位,一人一马叫骑,一车四马叫乘,皇帝也被称为万乘之尊。
B.左右和现代汉语词汇的意思不同,古代是一种专有称呼,这里表示近臣、侍从。
C.家庙是供奉祖宗灵位的,供族人祭祀、朝拜的场所,上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
D.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世宗、玄宗、太祖。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C.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之后元帅朱文逊战死,他也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
(2)“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问达,字德允,泾阳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知高平、潍二县,有惠政。征授刑科给事中。宁夏用兵,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父丧除,起故官,历工科左给事中。帝方营建两宫,中官利干没,复兴他役,问达力请停止,不纳。俄陈矿税之害,言:“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典试山东,疏陈道中饥馑流离状,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已,巡视厂库。故事,令商人办内府器物,佥名以进,谓之佥商。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问达两疏争执,又极论守训罪,并寝不行。进礼科都给事中。
三十年十月,星变,复请尽罢矿税。时比年日食皆在四月,问达以纯阳之月其变尤大,先后疏请修省,语极危切,帝终不纳。寻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所部水灾,数请蠲贷。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署部事兼署都察院事。
天启元年冬,代周嘉谟为吏部尚书。连掌内外大计,悉持公论。当是时,万历中建言诖误获谴诸臣弃林下久,死者已过半。问达等定议:以廷杖、系狱、遣戍者为一等,赠官荫子;贬窜、削籍者为一等,但赠官。获恤者七十五人。
问达历更大任,持议平允,不激不随。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诏加少保,乘传归。五年,魏忠贤擅国。御史周维持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命捐赀十万助军兴。顷之,问达卒。以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
(节选自《明史•张问达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
B.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
C.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
D.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历:帝王年号,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中国古代帝王年号纪年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的。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称为“进士”。
C.给事中:官名。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D.荫: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的封赏。 “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问达正直敢言,不怕触犯权贵。宦官从营造宫殿的款项中获益,他力请停工;他发现宦官一旦得命,就敢于弹劾官员,甚至将官员鞭打致死时,又上疏争执请求查办。
B.张问达心系苍生,关心百姓疾苦。宁夏打仗,他请求全部免去陕西全省拖欠的赋税。后来到山东,又请求废除矿税,皇帝全都答应。
C.张问达忠诚机智,善抓机会进谏。他看到星象发生变化,认为这种情况常常预示异常的灾害,就借机请求皇帝修身反省,但皇帝并没有接受。
D.张问达执政公允。对于前朝那些蒙冤已久甚至已经死去的大臣,他按照处罚程度轻重不同,分别加以抚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
(2)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以勤,字选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南充,哲人也。”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谥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B.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C.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D.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检讨,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清时隶属翰林院,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
B.吏部,“六部”之一,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C.首辅,明洪武年间设置内阁,进入内阁的官员称为大学士.首席内阁大学士称之为首辅。
D.驰传,古代驿站中的马车;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以勤不畏权势,义正辞严。严世蕃询问高拱、陈以勤太子向他们如何说当今皇帝的,高拱用戏谑的语言责难严世蕃,而陈以勤态度严肃地反问严世蕃从哪里听到的这些话。
B.陈以勤恪尽职守,忠诚坚贞。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辅助、保护裕王的功劳,但陈以勤从来没有炫耀过这些,因此裕王曾经写“忠贞”两字赠给陈以勤。
C.陈以勤上书言事,皇帝嘉许。陈以勤在嘉靖皇帝时凭借太子旧臣的身份分条呈上谨慎开始行政的十件事情,后来又上书请求慎重提升任用官员的建议,都得到皇帝嘉许。
D.陈以勤洞察局势,辞官回乡。相互倾轧的高拱是旧僚、赵贞吉是同乡,加上从中构陷的张居正是自己举荐,陈以勤揣度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不会被三人所容,就辞官归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2)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小题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欧阳) 欧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淄青李正己畏帝威断,表献钱三十万缗,以观朝廷。帝意其诈,未能答。(崔)祐甫曰:"正己诚诈,陛下不如因遣使劳其军,以所献就赐将士。若正己奉承诏书,是陛下恩洽士心;若不用,彼自敛怨,军且乱。又使诸籓不以朝廷为重贿。"帝曰:"善。"正己惭服。时议者韪其谟谋,谓可复贞观、开元之治。
【贿】__________________ 【韪】_________________【谟】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