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

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吴使季札出聘。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十七年,王余祭卒,弟余昧立。四年,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余昧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余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王僚十三年,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以兵围楚,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使专诸刺弑王僚,公子光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待。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节)

(注释)①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事当国 摄:掌管、主持
B.君义嗣,谁敢君   干:触犯、冒犯
C.吴人立季札 固:坚持
D.公子光代立为王   竟:竟然
【小题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太伯、仲雍二人奔荆蛮    徐君已死,于是解其宝剑
B.太伯奔荆蛮,自号句吴 曹宣公卒也
C.有命授弟馀祭,欲传次 必致国于季札而止,称先王寿梦之意
D.从归之千馀家 复命,哭僚墓,复位
【小题3】(1)司马迁在叙事时暗含褒奖季札之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具体内容。
(2)翻译“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课内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羽本纪》)
(2)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李将军列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1-12 07:02: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剧,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畴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二)
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三)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唐摭言》卷五)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据此,是交构之渐 渐:兆头
B.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物:事物
C.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当:应当
D.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器:器物
【小题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
A.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嘱托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在头天晚上就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巡视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B.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C.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嘱托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巡视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D.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在头天晚上就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剧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倒非常偏远的交趾。王勃前往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参与了盛会并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C.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