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与能量
B.所有的自然环境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
C.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D.除矿产资源外,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5-29 07:3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它东临黄海,西接安徽,南连上海,请根据图,回答各题。
【小题1】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小题2】以下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同类题2
下图是“山西省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A.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B.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D.增强交通运输的压力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D.不会对当地大气、水造成污染
同类题3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同类题4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小题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小题2】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
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