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蒋堂,字希鲁,常州宜兴人。擢进士第,为楚州团练推官。满岁,吏部引对,真宗览所试判,善之,特授大理寺丞、知临川县。县富人李甲多为不法,前令莫能制,堂戒谕不悛,白州以兵索其家,得僭乘舆物,置于死。召为监察御史。禁中火,有司请究所起,多引宫人属吏。堂言:“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诏原之。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淮南,兼江、淮发运事。时废发运使,上封者屡以为非便。堂言:“刘晏、裴休,皆尝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不闻别置使名。国朝王嗣宗、刘师道,亦止为转运兼领发运司事,而岁输京师常足。”时虽用其议,后卒复。在江、淮,岁荐部史二百人。或谓曰:“一有 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堂曰:“十得二三,亦足报国。”知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徙苏州。先是,发运使上计,造大舟数十,载江、湖物入遗京师权贵,堂曰:“吾岂为此,岁入自可附驿奉也。”前后五年,未尝一至京师。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庆历初,诏天下建学。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宽纵,颇变日严之政。又建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功既半,乃伐乔木于蜀先主惠陵、江渎祠,又毁后土及刘禅祠,蜀人浸不悦,狱讼滋多。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卒,特赠吏部侍郎。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B.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C.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D.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B.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堂执法,果敢严明。他管理临川,对估恶不俊没人控制的李甲先劝后兵,然后果断行事,用州兵搜出了李家的超越本分之物,最后置之于死地。
B.蒋堂析事,独出机抒。面对上封者否定废止发运使一事,他却上奏赞同废止,然后从今昔逐一 加以论述分析,从而让朝廷在当时采纳了他的建议。
C.蒋堂遇事,不事阿谀。对鉴湖百姓自占田地被侵占一事,他不顾及豪门大族势力而上奏;对于他人建议载物馈赠京师权贵,他竟然五年不去京城。
D.蒋堂一生,也有缺憾。他知益州时和在蜀地有能名的杨日严不善;建造规模宏大的铜壶阁时,终因砍伐古陵与祠庙的树木让蜀人不悦,诉讼增多。
【小题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或谓曰:“一有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
(2) 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3-03 09:44: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明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也。父僧绍,隐居不仕,宋末国子博士征,不就。

山宾七岁能言名理,十三博通经传,居丧尽礼。服阕,州辟从事史,起家奉朝请。兄仲璋婴痼疾,家道屡空,山宾乃行干禄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梁台建,为尚书驾部郎,迁治书侍御史,右军记室参军,掌治吉礼。时初置《五经》博士,山宾首膺其选。迁北中郎谘议参军,侍皇太子读。累迁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博士如故。天监十五年,出为持节、督缘淮诸军事、征远将军、北兖州刺史。普通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迁御史中丞。以公事左迁黄门侍郎、司农卿。四年,迁散骑常侍,领青、冀二州大中正。东宫新置学士,又以山宾居之,俄以本官兼国子祭酒。

初,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赡人。后刺史检州曹,失簿书,以山宾为耗阙,有司追责,籍其宅入官,山宾默不自理,更市地造宅。

山宾性笃实,家中尝乏用,货所乘牛。既售受钱,乃谓买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买主遽追取钱。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五年,又为国子博士,常侍、中正如故。其年以本官假节,权摄北兖州事。大通元年,卒,时年八十五。诏赠侍中、信威将军。谥曰质子。昭明太子为举哀,赙钱十万,布百匹,并使舍人王颙监护丧事。

山宾累居学官,甚有训导之益,然性颇疏通,接于诸生,多所狎比,人皆爱之。

(《梁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
B.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
C.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
D.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博士,学官名。晋武帝时始立,多取履行清淳、通明经义者担任。
B.经,儒家的重要典籍。传,解释经文的书籍。经传多作圣贤所著书的统称。
C.刺史,官名。汉时指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州、县级长官的别称。
D.昭明太子,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曾主持编撰了诗文总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山宾才学出众,久居学官。曾任《五经》博士、国子博士、东宫学士、国子祭酒,还曾陪伴皇太子读书。与诸生交往时性情宽和,大家都喜爱他。
B.明山宾聪明孝顺,为人诚实。七岁时就能讲大的道理,十三虽时就通晓经传。居家守孝极尽礼数;卖牛给别人时,主动告知实情,受到阮孝绪的称赞。
C.明山宾宽仁有爱,性情豁达。他开仓放米赈济歉收的百姓,因簿书丢失而被认为损缺了粮食,官府因此将他的家宅充公,他没有解释,而是重新买地建住宅。
D.明山宾多任国事,死后受到朝廷的恩遇。明山宾八十五岁去世,朝廷下诏追赠官职、谥号,赏赐钱布,并让昭明太子为他举哀,还派舍人王颙监护丧事。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仲璋婴痼疾,家道屡空,山宾乃行干禄。
(2)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秦将。”秦将果畔,欲联合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行道引术,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高帝崩,后八年卒,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郦食其持重宝秦将    啖:吃
B.汉王下马鞍而问曰 踞:倚,靠
C.与项王有郤:通“隙”,隔阂、嫌怨
D.张良多病,未尝将也。  特:单独,独自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找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足智多谋。打败峣山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C.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啖秦军将领,从而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一举拿下了咸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举例说明“而”的三种用法。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
(2)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3)举例说明“而”的三种用法。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书刘庭式事

苏轼

①予昔为密州,殿中丞刘庭式为通判。庭式,齐人也。而子由为齐州掌书记,得其乡闾之言以告予曰:庭式通礼,学究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盲女死于密,庭式丧之,逾年而哀不衰,不肯复娶。
予偶问之:“哀生于爱,爱生于色。子娶盲女,与之偕老,义也。爱从何生,哀从何出乎?”庭式曰:“吾知丧吾妻而已,有目亦吾妻也,无目亦吾妻也。吾若缘色而生爱,缘爱而生哀,色衰爱弛,吾哀亦忘。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也耶?”予深感其言曰:“子功名富贵人也。”或笑予言之过,予曰:“不然,昔羊叔子娶夏侯霸女,霸叛入蜀,亲友皆告绝,而叔子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君子是以知叔子之贵也,其后卒为晋元臣。今庭式亦庶几焉,若不贵,必且得道。”时坐客皆怃然不信也。


②昨日有人自庐山来云,庭式今在山中,监太平观,面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坂往复六十里如飞,绝粒不食已数年矣,此岂无得而然哉!闻之喜甚,自以吾言之不妄也,乃书以寄密人赵杲卿。杲卿与庭式善,盖昔尝闻余言者。


③庭式,字得之,今为朝请郎。杲卿,字明叔,乡贡进士,亦有行义。元丰六年七月十五日,东坡居士书。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年而哀不衰  (____________)
(2)则凡扬倚市  (___________)
(3)亲友皆告 (____________)
(4)自以吾言之不也 (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其女以疾B.皆可以为妻也耶
C.君子是以知叔子之贵也D.自以吾言之不妄也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也耶?
②今庭式亦庶几焉,若不贵,必且得道。
【小题4】刘庭式对妻子的所作所为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作者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小题5】简述赵杲卿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