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选段,完成各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小题1】对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B.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C.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D.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
①即为孙叔敖衣冠     ②请以人君礼葬之 ③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忧孟言辞职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C.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史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06 10:0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 ① ,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 ② 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用以代指死者受祭,②号为文王:追望西伯吕的尊号为周文王.③徂:通殂,死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
B.武王已平股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
C.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易:取代
D.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与:赞助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A.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B.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C.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小题3】下列对据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常以“伯仲叔季”作为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据此可知,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君死后,伯夷、叔齐兄弟俩都不肯继承君位并相继逃走,国人因此另立中子。
B.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父死不葬”,却兴师伐纣是不孝不仁的行为,为此,他们叩马进谏武王;而进谏的遇挫,让兄弟俩深以为耻,遁世隐居首阳山中,宁可采薇充饥也不食周粟。
C.伯夷、叔齐、颜渊这类善人不得善终,而为非作歹、暴戾恣睢的盗贼祏这类恶棍却往往寿终正寝或终身逸乐,如此反常的社会现象,让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而不偏私。
D.在作者伯夷、叔齐、颜渊都是身处混浊乱世却始终进从自己的意愿行事的品行高洁之士;对他们宁可穷饿无聊而死也要坚守自己的迫徳主张的高风亮节,作者在交中予以了充分肯定。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
(2)然回也屡空,槽糠不厌,而卒蚤夭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②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③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④赤乌中,遭二宫之变,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朝中官员各执一方。粲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孙权,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寿评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选自《三国志·吴书·吾粲传》,有删改)
【注】①绠绁(gěng  xiè):绳索。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穷,奈何弃之 穷:贫穷
B.谭以疾不诣   诣:往,到
C.粲抗言执正   抗:违抗,不顺从
D.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  谮害:进谗言伤害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河深奇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 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其大船尚存者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D.何必隐形于天外 其间旦暮闻何物
【小题3】给下列文句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粲)迁为长史,治有名迹
B.皆以戈矛撞击(大船)不受
C.谭卒欣然与(吾粲)谋
D.又数以消息语(于)陆逊
【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孙河赏识,奏请朝廷任命,而走上仕途。
B.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
C.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谢谭。
D.陈寿认为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是可悲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仇,韦为报之。永故富春长,备卫甚谨。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出。永居近市,一市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转战得脱。由是为豪杰所识。

初平中,张邈举义兵,韦为士,属司马赵宠。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太祖讨吕布于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韦自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迁为校尉。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宴绣及其将帅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釜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后十余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韦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太祖退住舞阴,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太祖思韦,拜满为司马,引自近。文帝即王位,以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选自《三国志·典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宴绣及其将帅/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釜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
B.太祖宴绣/及其将帅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釜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
C.太祖宴绣/及其将帅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釜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
D.太祖宴绣及其将帅/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釜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把戈和矛结合于一体,具有刺击和钩杀双重功能。
B.日昳,即未时,指每日13~15时,中国古代十二时辰之一,以天干地支命名。
C.太祖,是帝王庙号,即帝王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多用来指开国帝王。
D.中牢,牢,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中牢即少牢,谓羊豕也”,祭品规格低于太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韦行侠仗义,为人赏识。典韦为朋友刘氏报仇,杀了李永后慢慢走出,震惊整个集市的人,经过闹市,数百人不敢靠近,因此被豪杰赏识。
B.典韦食量惊人,力大无比。太祖赐他酒食,他纵情吃喝,得要几个人侍候才能供应得上。他臂力过人,军中编歌谣说他“提一双载八十斤”。
C.典韦作战勇武,身先士卒。太祖讨伐吕布时,被吕布的援兵包围,形势危急,典韦奋勇当先,招募几十名勇士,奋死拼杀,终于击退了敌军。
D.典韦性格忠诚,行事谨慎。典韦经常一整天在太祖身边侍立,夜晚在大帐附近睡觉休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处,精心护卫着太祖,丝毫不懈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
(2)韦自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迁为校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阎复,字子靖,祖衍,仕金,王事。父忠,避兵山东之高唐,遂家焉。性简重,美丰仪。七岁读书,颖悟绝人。弱冠入东平学,师事名儒康晔。时严实领东平行台,招诸生肄进士业,迎元好问校试其文,预选者四人,复为首。至元八年,用王磐荐,为翰林应奉,以才选充会同馆副使,兼接伴使。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十二年,升翰林修撰。十四年,出佥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阶奉训大夫。十六年,入为翰林直学士,以州郡校官多不职,建议定铨选之法。二十三年,升翰林学士。帝屡召至榻前,面谕诏旨,具草以进,帝称善。二十八年,尚书省罢,复立中书省。帝励精图治,急于择相,一日,召入使殿,谕之曰:“朕欲命卿执政,何如?”复屡谢不足胜任。御史台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首命复为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先是,奸臣桑哥当国,尝有旨命翰林撰《桑哥辅政碑》。桑哥既败,诏有司踣其碑,复等亦坐是免官。三十一年,成宗即位,以旧臣召入朝,赐重锦、玉环、白金,除集贤学士,阶正议大夫。元贞元年,上疏言:“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学,定用释奠雅乐。”从之。又言:“曲阜守冢户,昨有司并入民籍,宜复之。”其后诏赐孔林洒扫二十八户、祀田五千亩,皆复之请也。大德元年,仍迁翰林学士。二年,诏赐楮币万贯。四年,帝召至榻前,密谕之曰:“中书庶务繁重,左相难其人,卿为朕举所知。”复以哈剌哈孙对,帝大喜。十一年春,武宗践祚,复首陈三事,曰“惜名器,明赏罚,择人材”,言皆剀切。未几,进阶荣禄大夫,遥授平章政事,余如故。复力辞,不许,上疏乞骸骨,诏从其请,给半俸终养。皇庆元年三月卒,年七十七,谥文康。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
B.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
C.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
D.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殁:指小孩夭折和病死。我国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的称呼各有不同,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B.弱冠:“弱”意指“年少、年幼、体犹未壮”。在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己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C.铨选:选才授官。我国古代从唐开始,选用官吏,除最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一般都由吏部铨选,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
D.乞骸骨:请求将骸骨归葬故乡,意为自请退职回家安度晚年。与“致仕”略有不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则提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阎复天资聪颖。阎复从少年时代就超出常人,成年后师从饱学之士康晔,元好问也非常赞赏其文采。
B.阎复以才学闻名。世祖极为赞赏他的文采,从此仕途一帆风顺。成宗即位后,他力劝成宗重视儒学。
C.阎复淡泊名利。世祖、成宗、武宗都很器重阎复,但是阎复不贪恋官位,曾坚决不肯接受宰相一职。
D.阎复谨严持重。阎复尽职尽责,看到对朝廷不利的现象就敢向朝廷提出建议,谏言屡次被皇帝采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屡召至榻前,面谕诏旨,具草以进,帝称善。
(2)桑哥既败,诏有司踣其碑,复等亦坐是免官。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日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僚。昭常枕则膝卧,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初,则及临淄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日:“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曰: “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
后则从行猎,槎桎注拔,失鹿,帝大怒,踞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帝曰:“卿,直臣也。”遂皆赦之。然以此见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谥曰刚侯。
(选自《三国志》)
注槎桎(cházhì):拦截野兽的围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至,道病薨 薨:古代称天子之死
B.少以学行闻 学行:学问品行
C.辟公府,皆不就。  辟:征召
D.德流沙漠 沙漠:指西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过其郡,见则悦之  见其二子焉
B.所在有威名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C.遂皆赦之。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D.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小题3】魏文帝称苏则:“直臣也。”以下句子中能直接表现苏则“直”的一组是(   )
①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②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
③悉收督吏,将斩之 ④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⑤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⑥然以此见惮
A.①③⑤B.①④⑤C.④⑤⑥D.②③⑥
【小题4】下面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以此见惮。
A.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B.贤哉,回也。
C.当仁,不让于师
D.不仁者远矣。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则很有管理才能,他体恤百姓,安抚异族,赏罚分明。他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使他们丰衣足食,颇有政绩。
B.苏则反对魏氏废汉自立,面对魏文帝的指责,他非常紧张,想用正当的理由辩解,后被别人阻止。
C.苏则为人正直,无论对朝臣还是对帝王,他都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因而,他的谥号为刚侯。
D.苏则年轻时曾谢绝了朝廷的征召,后来由平民出任酒泉太守,几经调任,所在之处都传颂他的威名。
【小题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B.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C.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D.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
【小题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
(2) 子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