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B.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C.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D.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3-22 09:43: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乡举入国学。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母忧归。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服阕,改刑科。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性刚负气,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已,又劾佥事韦广,广遂讦信民,因与翰俱被逮。军民哗然,诣阙下乞留信民。诏复信民官,而翰、广鞫实,除名。景帝监国,于谦荐之,命守备白羊口。会广东贼黄萧养围广州急,岭南人乞信民,乃以为右佥都御吏巡抚其地。士民闻而相庆曰:“杨公来矣。”时广州被围久,将士战辄败,禁民出入,樵采绝,而乡民避贼来者拒不纳,多为贼所害,民益愁苦归贼。信民至,开城门,发仓廪,刻木锲给民,得出入。贼见木锲曰:“此杨公所给也”,不敢伤。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信民益厉甲兵,多方招抚,降者日至。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克日请见。信民单车诣之,隔濠与语。贼党望见,欢曰:“果杨公也。”争罗拜,有泣下者。贼以大鱼献,信民受之不疑。萧养且降,而都督董兴大军至,贼忽中变。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讣闻.赐葬祭,录其子玖为国子生。广东民赴京请建祠,许之。成化中,赐谥恭惠。久之,从选人卢从愿请,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节选自《明史•杨信民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B.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C.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D.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但国学的性质和作用基本没有变化。
B.宣德,是中国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前后共十年。宣德十年正月明英宗继位沿用。
C.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位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时,由他人代理朝政。
D.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信民有仁孝之心。母亲去世,他亲自抬安葬的土石;他不愿因为自己安葬母亲而使他人过于劳累;他守完丧期才赴任。
B.杨信民嫉恶如仇。他曾在乡间探访利弊之事;按察使郭智、佥事韦广不遵守法律,他坚决弹劾,并把他们关进监狱。
C.杨信民办事有谋略。广州被困时百姓出入被阻绝,他刻木锲给百姓,百姓得以出入;他操练招抚两手抓,贼人纷纷归降。
D.杨信民深得人心。他受诬被捕时,军民到京城请求;广州军情紧急时,军民听说他来了便相互庆祝;他去世时,军民为之哭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克日请见。
(2)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题。

陈咸传

(1)万年子咸字子康,年十八,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父乃不复言。
(2)万年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专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因废。
(3)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复为南阳太守。所居以杀伐立威。督作剧,不胜痛,自绞死,岁数百千人,久者虫出腐烂,家不得收。其治放严延年,其廉不知。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公移敕书曰:“使各欲求所自快,是一郡百太守也,何得然哉!”下吏畏之,豪强摄服,然亦以此见废。咸,三公子,少显名于朝廷,而翟方进、孔光等仕宦绝在咸后,皆以廉俭先至公卿,而咸滞于郡守。
(4)王音辅政,信用陈汤。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校,发其奸臧,没入辜榷财物。官属及诸中宫黄门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翟方进为丞相,奏“咸苟得无耻,不宜处位。”咸坐免。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方进复奏免之。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选自《汉书》有删节)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元帝咸为御史中丞( )
(2)咸免(  )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有异材,直(    )
A.抵御,反抗
B.刚正
C.高大
D.激昂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官属及诸中宫黄门举奏论(    )
A.依照,按照
B.同“案”,定案
C.查处
D.止住,搁下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将军王凤咸前指言石显   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B.咸滞于郡守 蹇叔之子与师,哭送之曰
C.少显名朝廷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人欤?
D.公教戒汝 尔其无忘父之志
【小题5】把第(3)段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公移敕书曰:“使各欲求所自快,是一郡百太守也,何得然哉!”下吏畏之,豪强摄服,然亦以此见废。
【小题6】简析文章第(1)段的作用。
【小题7】综观全文,结合内容分析陈咸的品格特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时烈祖辅吴方修明法令,熙载年少放荡,不守名检,补和常滁三州从事。时人士自中原至者,多已擢用,熙载在京洛,早负才名,乃独落魄不偶。烈祖受禅,召为秘书郎,使事元宗于东宫,谕之日:“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辅吾儿也。”熙载亦不谢。在东宫,谈燕而已,不谙世务。

元宗即位,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始数言朝廷事所当施行者,尽无所回隐。宋齐丘、冯延巳等皆侧目,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书命典雅。

契丹入汴,晋少帝北迁,熙载上疏日:“陛下有经营天下之志,今其时矣,若戎主遁归,中原有主,则不可图矣。”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齐丘诬以酒狂,贬和州司士参军,迁中书舍人。周太祖有天下,用事者犹议北伐,熙载日:“北伐,吾本意也,但今已不可耳。郭氏奸雄,虽有国日浅,守境已固,我兵妄动,岂止无功耶?”言虽切,而朝廷暗于机会,经营中原之意终不已。周人果以籍口,兵入淮南。齐王景达以兵马元帅临边,陈觉为监军使,熙载言:“出师,大事也,当先正名。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哉?”亦不从。

熙载才气逸发,多艺能,为当时风流之冠,尤长于碑碣。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蓄妓四十辈,纵其出,物议哄然。熙载密语所亲日:“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坐托疾不朝,贬右庶子,熙载斥诸妓。后主喜,欲大用之,而去妓悉还。后主无法,宿直宮中,赐对多所弘益,后主手 教褒之,进中书侍郎,卒年六十九。后主废朝三日,谥文靖,命葬梅岭冈谢安故墓侧。

(节选自《南唐世家·韩熙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
B.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我不能饮酒/
C.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
D.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方孝孺曾被封为“文学博上”等。
B.中书舍人,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时改为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
C.古代监军皆临时差遗,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汉武帝时置监军使者,东汉、魏晋皆有,也称监军事。又有军师、军司,亦为监军之职。
D.碑碣,古代把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碑,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碣,后世碑碣名称往往混用。秦始皇刻石纪功,大开树立碑碣的风气。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是
A.熙载年少轻狂,人仕并不顺利。当时从中原来的读书人,大多被提拔任用,他只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烈祖任命他担任秘书郎,在东宫侍奉元宗。
B.熙载竭尽全力,为国出谋划策。元宗时,他多次说及应该施行的朝廷事务,竭尽所知无所回避。他对于北伐提出自己的看法,被朝廷采纳。
C.熙载儒雅风流,才艺誉满天下。才气飘逸勃发,多才多艺,是当时儒雅风流之首,擅长碑碣创作。其他国家的人不远数千里,用车装着金币来求写碑文
D.熙载不愿为相,后主屡要重用。他畜养歌妓逃避人朝为相,被贬后赶走那些歌妓。后主李煜要重用他,可是那些离开的歌妓全都回来,后主没有办法。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宋齐丘冯延巳等皆侧目,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书命典雅。
(2)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秉,字仲甫,未冠,有隽誉。尝谒蒋堂,坐池亭,堂曰:"亭沼粗适,恨林木未就尔。"秉曰:"亭沼如爵位,时来或有之;林木非培植根株弗成,大似士大夫立名节也。"堂赏味其言,曰:"吾子必为佳器。"
中进士甲科,调吉州推官,浮湛州县二十年,人无知者。王安石得其壁间诗,识其静退,方置条例司,预选中。奉使淮、浙治盐法,究索利病,出本钱业煮盐之民,戒不得私鬻,还奏,奏为定制。
进制置发运副使。东南饥,诏损上供米价以籴。秉言:"价虽贱,贫者终艰得钱,请但偿籴本,而以其余振赡。"是岁上计,神宗问曰:"闻滁、和民捕蝗充食,有诸?"对曰:"有之,民饥甚,殍死相枕籍。"帝恻然曰:"前此独赵抃为朕言之耳。"先是,发运使多献羡以希恩宠,秉言:"职在董督六路财赋,以时上之,安得羡。"
知谓州。五路大出西讨,唯泾原有功,进宝文阁待制。夏境胡卢川距塞二百里,恃险远不设备,秉遣将姚麟、彭孙袭击之。俘斩万计。迁龙图阁直学士。夏酋仁多嵬丁举国入寇,犯熙河定西城,秉治兵瓦亭,分两将驻静边砦,指夏人来路曰:"吾迟明坐待捷报矣。"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秉曰:"幕府上功患不实,吾敢以疑似成欺乎?"他日物色之,嵬丁果死,诏褒赐服马、金币,且使上所获器甲。
秉守边久,表父革年老,乞归。移知湖州,行三驿,复诏还渭,慰藉优渥。革闻,亦以义止其议。已而革疾亟。乃得归。元祐中,知荆南。卒。
(选自《宋史·卢秉传》,有删改)
【注】羡:结余的钱财。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B.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C.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D.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文中指古代的人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男的称“弱冠”,女的称“及笄”。
B.朕,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皇帝自称还有“寡人”“孤”等。
C.上计,文中指地方官员在年终将户口、赋税、狱讼等编造计簿,呈送国君考核。
D.夏,文中指西夏。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秉有口才。他很小就有声誉,曾去拜见蒋堂,与蒋堂对话时,用恰当的比喻打动了蒋堂,蒋堂认为卢秉日后必成有用之人。
B.卢秉有爱心。东南闹饥荒,朝廷喊价供粮,卢秉对此表示赞同;皇帝询问卢秉有关百姓吃蝗虫的情况,卢秉如实回答,使皇帝动容。
C.卢秉有见识,他袭击西夏防备薄弱之地胡卢川,大获全胜;西夏人大举入侵,他积极迎战,并断言将获胜利,后果如其言。
D.卢秉有孝心。他在边境很长时间,因父亲年迈请求调回内地,但在路上又被朝廷召回,他父亲知道后表示理解,直到他父亲病重才回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究索利病,出本钱业煮盐之民,戒不得私鬻,还奏,奏为定制。
(2)职在董督六路财赋,以时上之,安得羡。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也。喜宾客。孝文时为吴相,病免。孝景即位,为詹事。
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因燕昆弟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无如婴贤,召入见,固让,称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言爰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为魏其侯。游士宾客争归之。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列侯莫敢与亢礼。
四年,立栗太子,以婴为傅。七年,栗太子废,婴争弗能得,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诸窦宾客辩士,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婴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争不能拔,又不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只加怼自明,扬主之过。有如两宫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婴然之,乃起,朝请如故。
桃侯免相,窦太后言魏其。景帝曰:“太后岂以臣有爱相魏其者?魏其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节选《汉书· 窦田灌韩传》)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入见,固让   谢:推辞
B.诸窦宾客辩士   说:劝说
C.则妻子无类矣 妻子:男子的配偶
D.窦太后言魏其   数:多次
【小题2】下列各项对文中第二小节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
B.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
C.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
D.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兄:指的是父亲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伯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侄子(即兄子/弟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自己的堂兄(也称为堂哥)(即从父兄)。
B.宾客:汉代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非同宗的依附者。也称门客。
C.窦太后因为窦婴嫌弃自己的官职小所以就憎恨窦婴,最后,即使每逢节日,也不肯他入宫朝见。
D.窦婴担任大将军之后,不仅向皇帝举荐了退职在家的贤士,还把朝廷赏赐给它的金子让他的手下拿去使用。
【小题4】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