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解褐署巡官。未几,以畿尉直馆丁家艰,以孝闻。中和岁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李都就判之奏为转运巡官驾还长安,除监察御史,迁左补阙侍御史、起居含人、司勋吏部员外郎,拜司勋郎中、知制诰,岁满授中书舍人。丁母忧,退居东畿,哀毁过礼。服阕,复拜中书舍人,俄召入翰林,为承旨学士。属昭宗初还京阙,皇纲浸微,文蔚所发诏令,靡失厥中,论者多之。转户部侍郎,仍依前充职,寻出为礼部侍郎。天佑元年夏,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兼判户部。

时柳璨在相位,擅权纵暴,倾陷贤俊,宰相裴枢等五家及三省而下三十余人,威抱冤就死,缙绅以目,不敢窃语其是非,余怒所注,亦不啻十许辈。文蔚殚其力解之,乃止,士人赖焉。璨败死,文蔚兼度支盐铁使。天佑四年,天子以土运将革,天命有归,四月,命文蔚与杨涉等总率百僚,奉禅位诏至大梁。太祖受命,文蔚等不易其位。开平二年春,暴卒于位,诏赠右仆射。

文蔚沈邃重厚,有大臣之风,居家孝且悌,虽位至清显,与仲季相杂,在太夫人膝下,一不异布素。弟济美,早得心恙。文蔚抚视殆三十年,士君子称之。

(选自《梁书·张文蔚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岁/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李都就判之/奏为转运巡官/
B.中和岁/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李都就判之/奏为转运巡官/
C.中和岁/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李都就判之/奏为转运巡官/
D.中和岁/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李都就判之/奏为转运巡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文中指张文蔚初入仕途担任官职。
B.直馆,晋、唐以来奉职国家文史等馆的官名,文中指史官。
C.丁家艰,指遭逢父母的丧事,这里指张文蔚遭遇父亲的丧事。
D.禅位,禅让帝位。这里指后唐皇帝将帝位让给梁太祖朱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文蔚自小就有很好的声誉。虽然出生官宦之家,但他努力上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磨练自己的学业和品德,并热心结交朋友。
B.张文蔚对父母非常孝顺。唐乾符初年,担任巡官不久,便遇上母亲去世,他退居京城东郊,哀伤过度损毁了身体,受到大家的称赞。
C.张文蔚多朝为官,仕途大体顺利。即使柳璨擅权,排斥陷害忠良,梁太祖即位改换朝代,张文蔚的职位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D.张文蔚友爱兄弟。虽然位至高官,仍然与哥哥弟弟们生活在一起。弟弟张济美患有心脏病,张文蔚照看护养他差不多三十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昭宗初还京阙,皇纲浸微,文蔚所发诏令,靡失厥中,论者多之。
(2)文蔚殚其力解之,乃止,士人赖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02 06:03: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贬夷陵令坐: 判罪,定罪
B.俾修《唐书》俾: 使
C.画地学书书: 读书
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 只管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B.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C.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D.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B.表官职升降任免调动常用的词语有“迁、贬、徙、黜、左迁、出”等。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翰林学士”。贬:降低官职。如“坐贬夷陵令”。黜:废掉官职。如:“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左迁知制诰”。
C.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白居易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白居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D.四夷:四夷是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小题4】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  )
① 贻书责之 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而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欧阳修写书信指责高若讷,而高若讷把欧阳修的书信呈给皇上,以致欧阳修被贬官为夷陵令。
B.欧阳修不怕朋党之争。欧阳修写出《朋党论》进献皇帝,提出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C.欧阳修深得皇帝器重。当保州有战事,欧阳修以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转运使之职出征之际,皇帝还请欧阳修越职给自己进言。
D.欧阳修屡遭邪党迫害。因欧阳修力挺杜衍等人,奸邪党人借欧阳修外甥女入狱之事网罗欧阳修的罪名,后又担心欧阳修被复用,便一再陷害他。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停止了群怨,让欧阳修出京为同州知州。
【小题6】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2)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父芝龙,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
顺治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俄而,上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十二年,左都御史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下狱。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是岁圣祖即位,戮芝龙及诸子世恩、世荫、世默。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明。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五月,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卒,年三十九。
(节选自《清史·郑成功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器亦芝龙与成功私书 发:打开
B.成功诺 阳:通“佯”,假装
C.舟大小衔尾进 径:走近路
D.数日卒    遽:才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B.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C.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D.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贝勒,全称“多罗贝勒”。贵族称号,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
B.左都御史,属于我国古代中央的监察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御史。明清中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称为左、右都御史。
C.爵,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D.朔,表时间,指农历每月初一。也可表方位,指北方。如杜甫《咏怀古迹》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朔漠”就指北方的沙漠地区。本文中指郑成功住在北屋。
【小题4】下列对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成功面对强敌,决不投降。不管是他的父亲郑芝龙,还是郑亲王的担任定远大将军的儿子济度对他劝降,他最终都没有投降。
B.郑成功收复台湾,可谓天时地利。他率军到达时,鹿耳门水位突然上涨,他直接进入海岛,于是荷兰人退守到王城。只可惜顺治诛杀了他的亲人。
C.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励精图治。郑成功攻下当时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后。采取了制定法律、设立职官、兴办学校等一系列措施。
D.郑成功怒病交加,英年早夭。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误听周全斌谗言,导致陈豹抗命。加之身患疾病,三十九岁竟英年早逝。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八年,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
(2)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重进,其先沧州人。周太祖之甥,福庆长公主之子也。晋天福中,仕为殿直。重进年长于世宗,及周祖寝疾,召重进受顾命,令拜世宗,以定君臣之分。世宗嗣位,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亲征淮南,命重进将兵先赴正阳。俄闻李谷攻寿春不克,退保正阳,促重进兵助之。吴人以谷退为惧,乃发兵三万余,旌旗辎重亘数百里;时周师未朝食,吴师奄至,周师望其阵皆笑之。宣祖领前军与重进、韩令坤合势击之,一鼓而败,斩首万余级,追奔二十余里,杀大将刘彦贞,擒裨将盛师朗数十人。世宗大悦,诏书褒谕,即以重进代谷为行营招讨使。
张永德屯下蔡,与重进不协。永德每宴将吏,多暴重进短,后乘醉谓重进有奸谋,将吏无不惊骇。永德密遣亲信乘驿上言,世宗不之信,亦不介意。二将俱握重兵,人情益忧恐。重进遂自寿阳单骑直诣永德帐中,命酒饮,亲酌谓永德曰:“吾与公皆国家肺腑,相与戮力,同奖王室,公何疑我之深也。”永德意解,二军皆安。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诏重进夹淮城正阳、下蔡,既成,上其图。俄又败淮兵二千余于塌山北。时围寿经年未下,吴遣将许文緽、边镐舟师数万,溯淮来援。文緽维舟淮南,据紫金山,山距寿数里,设十余砦,连亘相望,与城中烽火相应;又南筑夹道,将抵寿为馈路。重进伺其城北展砦,出兵击之,败五千余众,夺二砦,获器甲甚众。世宗幸寿,宴从官,召重进赐戎服、玉带、金银器、缯彩、鞍勒马。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四十三,有删节)
[注]①辎重:装载于车运输的军用物资。②砦:同“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B.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C.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D.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嗣位,继承君王之位。文中的“嗣位”是指后周世宗继承后周太祖的皇位。
B.马步,古代军队中的骑兵和步兵,即在陆地作战的军队。舟师,古代军队中的水军。
C.裨将,又称牙将、偏将,古代军队中的副将,在该将职位之上的是主将,又称元帅。
D.烽火,古代战争中,用火作为主要武器来进攻对方,以期取得战争胜利的一种手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重进作战英勇立下战功。在正阳之战中,面对大兵压境的吴军,李重进挺身而出,率领部下一举把吴军打得大败,斩杀一万多人。
B.李重进积极化解内部矛盾。面对张永德的攻击与陷害,他只身到张永德的军中诚意相劝,终使张永德释去敌视之意,两军协和安好。
C.李重进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在围攻淮城正阳、下蔡中,面对吴军庞大而复杂的阵势,他抓住吴军扩营寨之机,发兵攻打,缴获甚多。
D.李重进因功受到提拔奖励。李重进立了战功,周世宗任命他代替李谷担任行营招讨使。后赏赐给战衣、玉带、金银器、绸缎、鞍马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周师未朝食,吴师奄至,周师望其阵皆笑之。
(2)吾与公皆国家肺腑,相与戮力,同奖王室,公何疑我之深也。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同类题4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节选自《栾城集》,略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书辙曰属:嘱咐B.以水之再至虞:料想
C.至与钤辖礼亢:匹敌D.然终不以为恨:遗憾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深受爱戴的一组是(   )
①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②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③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④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⑤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⑥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徐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C.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斥,并将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
(2)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
(3)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同类题5

阅读课外古文,回答问题。

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苏明允著《辨奸》,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

然少喜与吕惠穆、韩献肃兄弟游。为馆职时,玉汝尝率与同浴于僧寺,潜备新衣一袭,易其敝衣。俟其浴出,俾其从者举以衣之,而不以告。荆公服之如固有,初不以为异也。

及为执政,或言其喜食獐脯者,其夫人闻而疑之,曰:“公平日未尝有择于饮食,何忽独嗜此?”因令问左右执事者曰:“何以知公之嗜獐脯耶?”曰:“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

复问:“食时置獐脯何所?”曰:“在近匕箸处。”夫人曰:“明日姑易他物近匕箸。”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而后,人知其特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人见其太甚,或者多疑其为伪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然少喜与吕、韩兄弟(______)    ②备新衣一袭(______)
其敝衣(_______) ④荆公服之如有(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与“是以知之”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食犬彘之食B.其夫人闻而疑之
C.俾其从者举以衣之D.特以其近故食之
【小题3】本文写了王安石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小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的特点。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俟其浴出,俾其从者举以衣之。
(2)人知其特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