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大省,但并未成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山西省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并不领先,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开发规模不大,晋煤外运能力不足
B.煤炭开采、加工、运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严重
C.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煤炭的地位下降
D.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自然资源,附加值不高
【小题2】能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整治措施不包括
A.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B.用输电彻底取代输煤,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C.延长煤炭加工产业链,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D.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轻纺工业和旅游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19 08:4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2月9日~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本届冬奥会被认为是史上最冷的冬奥会。
材料二:2018平昌冬奥会场馆在赛后也被积极利用。本届奥运会将创造经济效益约65万亿韩元(折合600亿美元),通过平昌冬奥会,江原道在地域经济发展上会实现重大突破。
材料三:近年来,韩国政府重视新能源发展,规定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要占到电力总量的10%。甲岛已成为风能源开发的主战场,开发的新能源仅30%供给本岛。
(1)推断朝鲜半岛东西两侧的地形类型并比较在土地利用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分析平昌冬奥会对韩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评价甲岛开发风电资源的条件。
同类题2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甲乙丙丁四种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最易引发酸雨危害的是( )
A.丙
B.丁
C.甲
D.乙
【小题2】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A.乙、
b
B.丁、
c
C.乙、
d
D.丙、
d
同类题3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于2008年正式开工,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可达广东、香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至2005年滇黔两省已向广东省输送了5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十五”期间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岭澳、田湾4个核电项目建成投产。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
材料二:
材料三: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各应采取什么措施。
(2)据材料三具体分析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缓解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有何作用?
同类题4
下图示意1950年代和1990年代鲁尔区焦化厂布局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50年代鲁尔区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包括( )
①煤炭资源分布广,煤矿众多
②小企业投资少,经营成本低
③众多交通线,水陆运输便利
④有大规模钢铁厂,市场广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1990年代,鲁尔区调整焦化厂布局的目的不包括( )
A.集中处理废弃物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促进技术创新
D.实现清洁生产
同类题5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不法分子私开矿井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小题2】山西省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C.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D.煤炭质量不高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