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01 12:36: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问题。
(1)两流域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何异同?
(2)从地形条件分析两流域在开发与治理中的措施有何不同之处。
同类题2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炎热干燥
D.矿产资源贫乏
【小题2】在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中,农业发展注重了
A.以种植业为主
B.以畜牧业为主
C.以渔业为主
D.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小题3】田纳西河修建水坝对河流下游地理环境有利的影响是
①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增加土壤肥力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同类题3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西江综合整治也迎来重大机遇。下图示意西江流域。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提高航运能力是西江综合整治的重要方面之一,需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建造大型船舶和增加航运船队
B.提高流域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C.建造截水通行船闸和清除险滩、暗礁
D.提高铁路、公路密度,拓展服务范围
【小题2】西江下游地区洪水灾害频繁,下游地区应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
A.发展水电,开采矿产
B.开发旅游,兴建大坝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同类题4
近年来乌江流域经济发展迅速,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2.9:40.5:46.6,支柱产业为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旅游业。读乌江流域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乌江流域( )
A.地势起伏小,地形以平原为主
B.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C.河流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小
D.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均较丰富
【小题2】现阶段,开发乌江流域应( )
A.实现水能的梯级开发,利用能源优势,发展有色金属冶炼
B.大面积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种植业的比重
C.大力发展旅游业,将第三产业打造成主导产业
D.在中上游退耕还牧,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3】乌江流域作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是重要一环,被***评价为“生产空气罐头的地方”,其森林体系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维护物种多样性
C.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同类题5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田纳西河 ( )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东坡
B.水量稳定,无结冰期
C.流域内煤、铜等矿产资源丰富
D.流域内多山,地势起伏和缓
【小题2】由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
A.我国的河流完全可以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和治理
B.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C.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D.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