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①——1958年,②——2005年)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化学工业产值比重上升
D.钢铁工业产值比重上升
【小题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不正确的说法是
A.产业结构过于复杂
B.煤炭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C.世界钢铁生产量过大
D.新技术产业的冲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5 05:4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化过程中,常住人口出现持续流失的城市称之为“收缩型城市”。“制度响应”是指当地政府针对社会经济状况采取的应对措施。下图为收缩型城市成因四种模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鲁尔区部分城市的衰落与图示四种模式类似的是
A.模式Ⅰ
B.模式Ⅱ
C.模式Ⅲ
D.模式Ⅳ
【小题2】关于四种收缩型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模式Ⅰ—城市等级下降
B.模式Ⅱ—交通拥堵改善
C.模式Ⅲ—服务范围扩大
D.模式Ⅳ—产业结构优化
同类题2
(24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本题。
材料一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智利位于南美西部,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前总统阿连德曾称“铜,就是智利人的工资”。从2007年开始,日本数家著名的国际铜业公司逐渐加大了对智利中北部铜矿开发投资,将资源开采和深加工工业形成统一体系。
(1)试评价智利在铜矿开发方面的有利条件。(6分)
(2)大量的铜矿开采会对图中甲河流域带来哪些负面影响。(10分)
(3)近年来日本对智利铜矿开发投资逐步加大,对智利来说有利有弊,试加以分析。(8分)
同类题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有哪些?
(3)分析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4
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同类题5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小题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素质
【小题3】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