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年来,中国清洁能源发展中弃风(风能发电)弃光(光伏发电)等现象不断蔓延,且呈加剧态势。仅2016年前三季度,新疆、甘肃弃风率分别高达41%和46%;西部五省区弃光率为19.7%,其中新疆弃光率为32.4%,甘肃弃光率为32.1%。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海上风电却正在稳步推进。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开发海上风电的优势在于(  )
A.风电资源更丰富B.发电成本更低
C.建设难度更小D.接近负荷中心
【小题2】破解西部地区弃风弃光困局的主要途径有(  )
①西部地区鼓励“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 
②积极推进跨区交易及电网调度 
③推进科技创新,降低风电、光电的发电成本 
④加大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的力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11 07:0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石油安全问题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煤制油”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

材料一: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煤炭的种类中,我国发热量高的烟煤占储量的三分之二,可供冶炼钢铁的炼焦煤占三分之一,主要煤田煤层厚,埋藏浅。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最高,煤炭与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相比燃烧时具有热值低、灰分高、污染严重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

材料二: 左图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右图为我国“煤制油”产业布局规划图

(1)根据图文资料,从三个层面归纳我国煤炭资源的基本特征。
(2)我国已经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结合材料分析这些地区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利条件。
(3)“煤制油”产业的建立优化了当地产业,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角度分析煤变油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4)能源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煤制油”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请再例举至少两条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措施。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石油自给率(%)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石油当量)
人口数(亿)
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
日本
0.2
5.8
1.28
34
中国(大陆)
50
20.3
13.3
1.12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4)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促使日本更加关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成为日本经济的增长点。

(5)读“东京上野公园景区图”,评价其景区规划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