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不禁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早逝,“___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20-01-05 03:4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
(3)《声声慢》一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补写出空缺部分。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因潭水清澈而见到的于历历在目而又空灵的特点。
(2)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伯乐”和“马”设喻,说明了要先有明主然后才能让人才涌现的道理。
(3)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激励人们只要不断奋进、定当攀上人生高峰。
(4)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同舍中其他求学者锦衣玉食,然而“______,______”,作者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6)《劝学》中以蟹作比,从反面阐述用心专一,不能急躁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是相同的。
(9)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___________________。
(12)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13)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月的春帷不揭。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乌鸦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古诗文默写。
(1)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
(5)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