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以下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亦将有感于斯文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亦足以畅叙幽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13 03:3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金陵琐事(节选)

明·周晖

史痴,名忠,字端本,一字廷直,复姓为徐生。十有七岁,方能言。外呆中慧,人皆以痴呼之,又谓之痴仙。性卓荦不羁,好披白布袍,载方斗笠,鬓边插花,坐牛背,鼓掌讴吟。往来市井,旁若无人。 诗写自己胸次,不以煅炼为工。喜画山水、人物、花木、竹石,有云行水涌之趣,不可以笔墨畦径求之。自题其画云“名画法书无识者,良金美玉恍精神。世间纵有空青卖,百斛难医眼内尘。” 才情长于乐府新声。每搦笔乘兴书之,略不构思,或五六十曲,或百曲,方阁笔。同时陈大声、徐子仁,皆以词曲名家,亦服其敏速。

雪江汤宝,邳州卫指挥,雄武有文艺,爱与骚人墨客游。尝以事来金陵,闻痴翁之名,夜造其门。时盛暑,痴翁散发披襟,捉蒲葵扇而出,握手欢甚,不告家人,即登舟游邳去。

痴翁无嗣,一女既笄,婿贫不能娶。与婿约:“元夜,略具只鸡斗酒,我当过饮。”至元夜,诳其妻与女曰:“家家走桥,人人看灯。曷亦随俗可乎?”携妻与女,送至婿家,取笑而别。后补女妆奁,大半是平生诗画耳。

家世饶于资,不问生产,又复好施,晚年家用困乏。有妻弟寡妇,自徐州携四男二女来依,痴欣然养之。凡书画器用,素所钟情不能舍者,尽鬻之以供朝夕,略不介念。人多义之。

妻朱氏,号乐清道人,颇贤淑。爱姬姓何,号白云,聪敏事,喜画小景,工篆书,知音律。痴翁寻两京绝手琵琶张禄授之,尽得其妙。每制一曲,即命白云被之于弦索。所居在冶城,去卞忠烈庙百余步,有卧痴楼。楼中几案、笔研、图书、彝鼎、香茗、饮食,一一精良雅洁。吴中杨吏部循吉之,作卧痴楼记。

吴小仙画痴翁一小像,沈石田赞之云:

眼角低垂,鼻孔仰露,旁若无人。高歌阔步,玩世滑稽,风颠月痴。洒墨淋漓,水走山飞。狂耶?怪耶?众问翁而不答。但瞪目视于高天也。

相知具酒食邀之作画,痴翁且饮且画。略不经意,顷刻数纸。酒醉,则兴愈豪,画愈纵甚。至发狂大叫以自快。

 

 

 

痴翁买舟特访沈启南于吴中。到门,值启南他往。见堂中登有素绢,濡墨摇笔成山水一幅,不题姓名而去。苍头请留姓名,痴翁笑曰:“汝主人见画,即为神交,何必留姓名乎?”启南归,见其画曰:“吾阅人画多矣。吴中无此人,非金陵史痴不能也。”遣人四觅之,邀回,果是痴翁。相与一笑,留启南话堂中,三月而返。后启南来京,多馆于卧痴楼中。

痴翁年八十余尚康健,饮酒步履如少壮人。预出一生殡,杂于亲友中,送出聚宝门外。又知死期,无疾而终。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以煅炼为工 煅炼:锤炼推敲
B.不问生产     生产:谋生产业
C.聪明事,喜画小景   解:领悟、领会
D.吴中杨吏部循吉之   与:赠送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乐府: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的官府,后也指乐府诗,本文即为此意。
B.既笄:即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也表示到了结婚年龄了。
C.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元夜,又称上元节、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D.妆奁:原指女子梳妆打扮时所用的镜匣。后泛指随出嫁女子带往男家的嫁妆。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搦笔乘兴书之,略不构思,或五六十曲,或百曲,方阁笔。
(2)凡书画器用,素所钟情不能舍者,尽鬻之以供朝夕,略不介念。人多义之。
【小题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史痴之“痴”的?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前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字 ,号 ,北宋文学家。
【小题2】解释加点的词。
正襟坐( )    吾与子之所共( )
【小题3】下列文化知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十六。
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中运用到了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D.古人常用“美人”作为圣主贤君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小题4】下列短语构成形式不同的一组是( )
A.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B.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C.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D.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小题5】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山川相缪D.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小题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凌万顷茫然 ②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B.①扣舷歌之 ②耳得之为声
C.①挟飞仙遨游 ②余与四人拥火
D.①相与枕藉舟中 ②郁苍苍
【小题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在活用上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孤舟之嫠妇
A.襟危坐而问客B.方其破荆州,江陵
C.鱼虾而友麋鹿D.顺流而
【小题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渺渺兮予怀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而又何羡乎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往往有得
【小题9】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B.这篇赋在写法上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虽然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豪迈奔放,但仍保持了押韵和骈偶句式等特点。
C.苏轼在这篇赋中以“哀”“乐”对举,借主客问答以写志抒情,其实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两个方面。最后,“乐”战胜“哀”,主客同达于“共适”之境界。
D.这篇赋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情因景发,景以情显,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兼具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