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原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
B.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
C.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
D.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便宜置吏 以:介词,按照 |
B.赵王让李牧 让:动词,责备 |
C.张左右翼击之 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
D.拔武遂、方城 拔:动词,攻取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牧带军有方。他为赵国镇守边境,面对匈奴的入侵,坚持以守代攻,这样保持了雁门数年的平稳,却被误解为胆怯惧战而遭调职。 |
B.李牧有勇有谋。在士气高涨皆愿一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设置圈套,引出匈奴大部,再布阵攻之,匈奴损失惨重,十余年不敢入侵。 |
C.李牧勇于担当。在扈辄败兵失武遂,赵国损失惨重时,担起赵国大将军之职,连破秦军,赶走秦将,并抵御了南方的韩、魏两国,功勋卓著。 |
D.李牧命途坎坷。多次不被朝廷信任,最后与司马尚奋力抵御秦将王翦的进攻,而赵王听信秦王挑唆,中反间计,公开抓捕了两人并斩杀。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2)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