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其存君国而欲反覆之   具以表
B.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C.邪曲之害公也   凡在故老
D.历郎署 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07 11:3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①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登于山。

②丘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未能至焉。

③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小题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石之突怒偃蹇……不可数 殆:大概、或许
B.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兹丘之下  效:呈现
C.虽古好事之士,未能至焉 或:有的人
D.余怜而之     售:卖,出售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石突怒偃蹇  ②虽古好事士  ③彼童子师  ④不如登高博见也
A.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B.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写了一个具有胜景却沦为弃地的无名小丘,并叙述了独游小丘时所享有的佳趣,以及由之而兴起的感叹。
B.作者借助丰富的联想和传神的比喻,描摹了嘉木、美竹、奇石,赋予了万古如常的静物以鲜活的动态,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C.作者反复描写小丘的美景,以及游览时的惬意,极力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满足感,他那遭贬的失意也得到了彻底的解脱。
D.作者在文中称“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遂为小丘撰文志贺。在欣喜与小丘的遇合中,多少隐喻着自我的感慨,可见文章意蕴的深广,更可见文章的深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同类题4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静以修,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意与日,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

(简述)
①诸葛亮(181-234),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受托辅助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军中,年五十四。有《诸葛亮集》。②修身:修养自身,修炼自己的人格。③澹泊:恬淡寡欲。“澹”同“淡”。无以:不能。明志:昭明志向。④致远:达到高远的目标。⑤广:扩展。⑥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⑦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⑧险躁:冒失浮躁。⑨治性:陶冶性情。⑩接世:即济世,指服务于社会。
(阅读指要)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为诫子立志而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写的一封信。这篇80多字的短文,充分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在文中,作者运用了正反说理的方法,把道理说得十分透彻。前半篇着重于正面说理,告诫儿子要静心学习,增长才干,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要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后半篇侧重于反面训导,告诫儿子要力戒淫慢、险躁,不要虚度年华、终身碌碌无为。篇末的反诘,发人深省,有着深刻的警世作用。文章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文字精炼,言简意赅。文化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已成为经典格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译不衰。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________)   (2)以养德(________)
(3)淫慢而不能精(________) (4)意与日(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致”与“非宁静无以致远”中“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先享无穷逸B.女行无偏斜,何意不厚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D.家贫,无从书以观。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俭养德”中“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美于徐公B.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夫夷近,则游者众D.取一葫芦置于地,钱覆其口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非淡泊无以志”中“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B.吾得事之
C.余其能行古道D.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