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在古文中“江”、“河”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通常指“长江”“黄河”。
C.《师说》作者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师说》中韩愈称赞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的“六艺经传”分别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和各种经文、传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16 02:4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文学方面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言事时用的一种文体,与奏章类相比,“表”带有倾诉衷情的性质,有表现其情质文采的余地,具有更多的文学色彩。
C.庄子,名周,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善用神话传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一般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同类题2
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韩愈,又称“韩吏部”、“韩文公”,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苏轼谓之“文起八代之衰”。他在《师说》中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古之学者必有师”,崇尚从师之道。
B.词,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约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有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流派。“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音韵等。
C.在《赤壁赋》中,苏东坡“乐水”,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乐山”,这两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特殊的人生境遇中感悟自然。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作品有《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茶馆》《雷雨》等。
同类题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指中国古代传说中东海上的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叫蓬莱、昆仑。
B.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被清代方扶南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C.韦庄生活在唐王朝衰弱到灭亡的混乱的历史时代,他的长篇抒情诗《秦妇吟》表达了他对在黄巢军队攻入长安的战乱中,人民痛苦遭遇的深切同情。
D.北宋的欧阳修不但是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大家,同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唐书》《五代史》都被列入了我国古代正史“二十四史”。
同类题4
下列作品,按写作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梦令》 ②《离骚》 ③《关雎》
④《观沧海》 ⑤《己亥杂诗》 ⑥《将进酒》
A.①③②④⑥⑤
B.③②⑥④⑤①
C.③②④①⑤⑥
D.③②④⑥①⑤
同类题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头》是法国作家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年。着重揭露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及多个学术领域等均有重大贡献,但小说集仅有《呐喊》和《彷徨》两部。
C.《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整部作品始终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
D.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威尼斯商人》代表着他的艺术顶峰。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