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B.庠序: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C.孝悌:孝,敬爱兄长;悌,孝顺父母。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D.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种家畜,又称 “六牲”;也泛指各种家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22 04:39: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长明妃尚有村”中的“明妃”是王昭君,汉元帝宫人,西晋时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称了“明妃”。
B.“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到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太学”,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寺”或“国子监”。
C.“李氏子蟠,年十七”和“铸以为金人十二”句式相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也相同。
D.“填然鼓之”和“树之以桑”两句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和“却匈奴七百余里”两句中有不相同的词类活用。
同类题2
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外,还称之为“神器”。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
C.“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朱熹将其称为“四子书”,即其内容或作者分别对应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
D.《张衡传》“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与《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不同。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拿来主义》是鲁迅的杂文,文中“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强调了“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
B.杨绛,祖籍无锡,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作品有《干校六记》《围城》等。
C.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南向最尊,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最后。从《鸿门宴》中的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D.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指南录》是文天祥一部诗集的名称,取名于“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后序》是为这部诗集写的序言,因为作者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能“知明而行无过矣”。
B.《荀子》留存有二十卷,为荀子一人所著,其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
C.“说”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D.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摒弃六朝以来浮靡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同类题5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司,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根据词牌的名称,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C.孟子,战国时期需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宣扬“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D.《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这一析字式的集名隐含作者辛酸的愤愤懑。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姓名称谓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