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技术的优势主要是
A.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且连续性强
B.检测地表物体的微移动
C.节省大量人力、财力
D.视野广阔,检测范围广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多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17 10:29: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台风“苏力”于2013年7月8日8时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并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35百帕。“苏力”给我国华东及沿海地区带来强风暴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未来脑教学云平台要对“苏力”进行监控,选取最佳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气象预报
【小题2】在对“苏力”及时监测和预警时,气象部门综合运用了多种现代化技术,主要包括
①气象卫星监测 ②GPS定位导航 ③GIS分析预测 ④气球探测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同类题2
读“全球地壳运动速度矢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壳运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监测地壳运动并分析相关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和RS
B.GPS和GIS
C.RS和GIS
D.数字地球技术
【小题2】对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可以用以确定板块边界
B.无法反映生长边界的地壳运动特点
C.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是均匀的
D.箭头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
同类题3
某山区发生地震后,由于道路毁坏、通讯中断,救灾指挥部急需掌握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等信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卫星遥感
C.雷达预警
D.虚拟现实
同类题4
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年10月24号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遥感卫星工作流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发射“碳卫星”时间较晚,主要是由于
A.技术难度大
B.资金投入不足
C.市场需求不大
D.政策支持不够
【小题2】“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
A.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
D.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
同类题5
下图为遂宁城区分布图,要制作这些图片,并对城市发展作出规划,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和GPS
B.GPS和GIS
C.RS和GIS
D.GPS和数字地球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