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为:(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结交世俗之人。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用心思。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译为:(他)精心构思文章的文辞结构,十年才完成。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为:从此以后,(朝廷)就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3 08:0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贞观六年,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①,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乃诏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普天下谱牒,兼据凭史传,剪其浮华,定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

士廉等及进定氏族等第,遂以崔干为第一等。太宗谓曰:“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官宦,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际,则多索财物;或才识庸下,而偃仰自高,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且士大夫有能立功,爵位崇重,善事君父,忠孝可称,或道义清素,学艺通博,此亦足为门户,可谓天下士大夫。今崔、卢之属,宁比当朝之贵?公卿已下,何暇多输钱物,兼与他气势?向声背实,以得为荣。我今定氏族者,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遂以崔干为第三等。

至十二年,书成,凡百卷,颁天下。又诏曰:“氏族之美,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自有魏失御,齐氏云亡,市朝既迁,风俗陵替。燕、赵古姓,多失衣冠之绪,齐、韩旧族,或礼义之风。名不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高门之胄,不匹嫡之仪,问名②惟在于窃赀,结褵③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姻,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自贬家门,受辱于姻娅;或其旧望,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既紊人伦,实亏名教。朕夙夜兢惕,忧勤政道,往代蠹害,咸已惩革,唯此弊风,未能尽变。自今以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务合礼典,称朕意焉。”

(选自《贞观政要·礼乐第二十九》,有删节)

(注)①累叶陵迟:指家世衰落。②问名: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③结褵:成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普天下谱牒 责:责备
B.或礼义之风 乖:违背
C.不匹嫡之仪 敦:勉励
D.或其旧望 矜:同情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卢、李、郑四个家族在嫁女儿的时候大肆索取聘礼,并根据聘礼的数量决定婚约,唐太宗认为这样做严重败坏社会风俗。
B.唐太宗命高士廉、韦挺、岑文本等人撰写《氏族志》,校正姓氏等级,删除其中的浮夸成分,考订真假,褒奖忠贤,贬黜叛逆。
C.唐太宗认为,士大夫如果能立下功劳,爵位崇高显赫,忠孝两全,或者道德高尚,学问技艺通达渊博,就能称为真正的士大夫。
D.《氏族志》的颁行,彻底革除了燕、赵古姓和齐、韩旧族在嫁娶时贪图钱财、攀附权贵的不良风气,唐太宗对此感到十分满意。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
(2)积习成俗,迄今未已,既紊人伦,实亏名教。
【小题4】从本文看,唐太宗对士大夫的婚姻有怎样的要求?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B.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C.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D.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小题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河南,古代“河”专指黄河,如同“江”专指长江,河南为黄河以南地区。
B.古代乘车,尊者在右,御者在中,一人在左陪坐担任警卫,称“参乘”或“车左”。
C.籍,项羽,名籍;在与人交谈时,古人常用字谦称自己,义同“我”。
D.北向,即向北,“北向坐”就是坐南方面向北方;在座次安排上,南方位是卑位。
【小题3】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初到鸿门,以巧言迷惑项羽:双方有着一致的目标,虽然在不同的地方作战,可是却有小人使双方产生嫌隙。
B.项羽对沛公的巧言自辩,由于英雄的惺惺相惜心理,并且项羽也不想和沛公公然对敌,就邀请沛公入座饮酒。
C.项羽安排沛公的座次,明显看轻沛公,沛公安然入座,只想保全自己。
D.樊哙指责项羽不遵约定,误会沛公的诚心,这一番指责让项羽无言以对。
【小题4】翻译画线句子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高司谏书(节选)

欧阳修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全集》)

(简注)①范希文:范仲淹,字希文,时任天章阁待制。②安道:余靖,字安道,时任秘书丞。③师鲁:尹洙,字师鲁,时任太子中允。
(阅读指要)

本文节选自《与高司谏书》,是欧阳修写给高若讷信中的一段。高若讷当时任左司谏,范仲淹屡次上书批评时政,与宰相吕夷简冲突,被贬官,高若讷是谏官,不但不向皇帝进言,反而说范仲淹的坏话。欧阳修非常气愤,写了这封信。高若讷接到信后,上交给皇帝,欧阳修因之也遭贬官处分。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足下诮希文为人(_____________) (2)然后其疑遂_____________
(3)今又以言事宰相得罪(_____________) (4)不敢一宰相以近刑祸(_____________
【小题2】请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句中“非”与“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句中“非”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礼勿视,非礼勿听 B.天下不以郑尹而快孙子
C.觉今是而昨    D.臂加长也,而见者远
(2)下列句中“文”与“以智文其过”句中“文”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越人断发身 B.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C.腐儒末学,过饰非    D.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漫灭
【小题3】“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他在朝为官,识大体有始终,让天下人都知道了。
B.他在朝为官,识大体知主次,有始有终,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
C.他在朝为官做事,有始终,有依据,被天下人所承认。
D.他在朝为官行事,恪尽职守,这是天下人人知晓的事情。
【小题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2)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
【小题5】上文作者运用横向对比的手法,凸显出范仲淹与高司谏________________,尖锐地揭露了高司谏________的行径,表现了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产,字子乔,范阳人也。少刚厉,有志格。永嘉之乱,同郡祖逖拥众部于南土,力能自固,产遂往依之。逖素好从横,弟约有大志,产微知其旨,乃率子弟十数人间行还乡里,仕于石氏,为本郡太守。

及慕容俊南征,前锋达郡界,乡人皆劝产降,产曰:“夫受人之禄,当同其安危,今若舍此节以图存,义士将谓我何!”众溃,始诣军请降。俊嘲之曰:“卿受石氏宠任,衣锦本乡,何故不能立功于时,而反委质乎!烈士处身于世,固当如是邪?”产泣曰:“诚知天命有归,非微臣所抗。然犬马为主,岂忘自效,但以孤穷势蹙,致力无术,僶俛归死,实非诚款。”俊嘉其慷慨,顾谓左右曰:“此真长者也。”乃擢用之,历位尚书。

性刚正好直言每至进见未曾不论朝政之得失同辈咸惮焉俊亦敬其儒雅前后固辞年老不堪理剧转拜太子太保。谓子绩曰:“以吾之才而致于此,始者之愿亦已过矣,不可复以西夕之年取笑于来今也。”固辞而归,死于家。子绩。

绩字伯阳,少以风节知名,清辩有辞理。弱冠为郡功曹。时石季龙亲征段辽,师次范阳,百姓饥俭,军供有阙。季龙大怒,太守惶怖避匿。绩进曰:“郡带北裔,与寇接攘,疆场之间,人怀危虑。闻舆驾亲戎,将除残贼,虽婴儿白首,咸思效命,非唯为国,亦自求宁,虽身膏草野,犹甘为之,敢有私吝而阙军实!但比年灾俭,家有菜色,困弊力屈,无所取济,逋废之罪,情在可矜。”季龙见绩年少有壮节,嘉而恕之,于是太守获免。

累迁太子中庶子。及暐立,慕容恪欲以绩为尚书右仆射,暐憾绩往言,不许。恪屡请,乃谓恪曰:“万机之事委之叔父,伯阳一人,暐请独裁。”绩遂忧死。

(节选自《晋书·载记第十》,有删节)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刚正/好直言/每至进见/未曾不论朝政之得失/同辈咸惮焉/俊亦敬其儒雅/前后固辞/年老不堪理剧/
B.性刚正/好直言/每至进见/未曾不论朝政之得失/同辈咸惮焉/俊亦敬其儒雅/前后固辞年老/不堪理剧/
C.性刚正/好直言/每至进见未曾/不论朝政之得失/同辈咸惮焉/俊亦敬其儒雅/前后固辞年老/不堪理剧/
D.性刚正/好直言/每至进见未曾/不论朝政之得失/同辈咸惮焉/俊亦敬其儒雅/前后固辞/年老不堪理剧/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逖,东晋军事家。他念念不忘“遗民既遭残贼”,力主北伐,并身体力行,即使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
B.功曹,古代官职,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C.亲戎,“戎”古族名,支系众多,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西部地区,后泛称西戎,即西部少数民族。亲戎,即结交少数民族。
D.万机,《尚书·皋陶谟》:“亡敖佚欲有国,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选文指当政者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产能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永嘉之乱时,他投靠同郡人祖逖,又揣摩出祖逖的意图,带兵丁回到本乡,依附石氏,做了本郡太守。
B.李产好直言,为人坦率。他在朝为官时,议论朝政直来直去,同僚都害怕他;兵败时,慕容俊嘲讽他不能守节,他答以实情,受到慕容俊的称赞。
C.李产有节操,又知权变。他受石氏之禄,为石氏战斗到底;而当部队战败,势穷孤危之际,他又归顺慕容俊。晚年为保全名声,他坚决辞职归家。
D.李绩善于辩论,条理清晰。石季龙攻打范阳,责备太守催缴军需不尽力。李绩分析范阳形势,陈述民情,一番话消解了石季龙的怒气,也使太守获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受石氏宠任,衣锦本乡,何故不能立功于时,而反委质乎!
(2)但比年灾俭,家有菜色,困弊力屈,无所取济,逋废之罪,情在可矜。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