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05 03:32: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归去来兮辞》序文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曰。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选自《陶渊明集》)

(简注)①生生: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②诸侯:各地州郡长官。③矫:假。厉:勉强。④稔:谷物成熟之期。⑤敛裳:收拾行装。宵逝:连夜离开。
(阅读指要)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所作。本文是序文,叙述了他就职彭泽县令和弃职的原因。当时正值天下祸乱不已,政局动荡;由于他生活贫困,难以自给,于是在别人的推荐下勉强到离家甚远的彭泽县,当了县令这样一个小官。但几天后,就有了归隐的想法。这是因为他天性自然纯朴,从仕不但不能实现他欲有所为的壮志,还得违拗自己的质性,折腰事人,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最终选择了躬耕。因为既要保全精神上的真我,又要为家人谋求衣食,维持生计只能选择躬耕才是最无愧的。于是借程氏妹丧之机,就弃官归田了。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幼稚室,瓶无储粟(___________)(2)脱然有怀,求之靡(___________)
(3)彭泽家百里(___________) (4)程氏妹丧于武昌(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会”与“会有四方之事”中“会”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有意,便欣然忘食B.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C.长风破浪有时D.于是公子乃置酒,大宾客
【小题3】下列句中“之”与“求之靡途”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眷然有归欤B.深愧平生
C.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D.会有四方
【小题4】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自以心形役 ③家叔余贫苦
②亲故多劝余长吏 ④诸侯惠爱为德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3)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小题6】简述辞官归隐田园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依靠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心一也  用:因为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不拘于时,学
B.假舟楫,非能水也/师,所以传道解惑也。
C.积善成德,神明自得/择师教之
D.积土成山,风雨兴/师,或不焉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第二段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的过程。
C.木与金石相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和“不舍”
D.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