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丙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小题2】关于图中河流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雨水补给为主
B.水量和含沙量大
C.流出源地后水量逐渐减少
D.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07 05:24: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我国某高中学校的师生2017年2月20日去火地岛研学旅行,以下是他们的游记摘要: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南部和西部无遮蔽地带仅有苔藓和矮木,中部有落叶山毛榉林,北部平原覆盖丛生草本植物。游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坐落在岛屿南端,被誉为“世界尽头的港口城市”)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乌斯怀亚的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分析火地岛养羊业分布地区及有利区位条件。
(4)指出乌斯怀亚建设港口的优越条件。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降水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图中200mm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
(3)该图中的山脉名称是
,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
(写出两条)
(4)该图东南部是
高原,该地区突出的地理环境问题是
,简述产生该问题的原因
。
同类题3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地形多种多样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
A.通风透气
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C.防潮
D.保温
【小题3】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植被
C.降水
D.土壤
同类题4
当南极洲周围海域的浮冰范围达一年中最小的时 候,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浙江省盛行东南季风
B.长江中游段出现凌汛现象
C.太阳直射在新加坡
D.潘帕斯草原上草绿牛肥
同类题5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 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 下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和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1)解释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冬季而不选择夏季出发的原因。并指出驼队在来回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
(2)图中某日甲和乙(104゜E)两地同时看到日出,简析两地昼长的差异并计算昼长差。
(3)蒙古国水汽主要来自
,说出该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