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4为某区域略图,图15为图14中甲地和乙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图14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图15示意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乙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图14中甲地和乙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乙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青稞(小麦)和水稻,对比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2-22 05:47: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海岛示意图,这里资源丰富,风景秀美。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该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产业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业结合发展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下列描述符合①、②、③、④四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
A.①地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B.②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③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可缓解该问题
D.④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应退耕还牧
同类题3
我国各地的民居往往能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图民居的主要分布区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区,东西地域差异明显
B.所在高原地形崎岖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C.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气降水较少
D.该省份煤炭、稀土、铁矿石等资源丰富
【小题2】关于乙图傣族民居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楼悬空主要是为了防虫蛇侵袭
B.这种竹楼透气通风,是对湿热环境的适应
C.所在省份以高原地形为主,高寒缺氧
D.傣族聚居区是我国重要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图中①②③三地依次可见到( )
A.牧场、雪山、盐湖
B.葡萄园、牧场、青稞
C.葡萄园、、地热田 油井
D.坎儿井、牧场、油井
【小题2】图中③所在地区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资源贫乏,人口承载量小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地势高,气候严寒
【小题3】图中③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b.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
c.邻近河流,有灌溉水源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ab
B.ac
C.bd
D.cd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