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祭品,指猪、牛、羊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C.“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众人所宗。
D.“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石”,是古代容量单位,五斗为一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08 09:4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
正确
的一项是
A.《五人墓碑记》“赠谥褒美”中,“赠”指追授死者官位,“谥”指谥号,褒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的称号。
B.《左传》是记录春秋战国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C.《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中,“人”是“民”的意思,这里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文中“则思止以安人”也是这个用法。
D.《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中,“丁丑”即“元丰七年”,是古人纪年的一种方法。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份。
同类题2
2018年是十二生肖中的狗年,请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一轮的狗年应是________年
(2)请写出四个含有“狗”字的成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同类题3
下列各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黄昏”指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B.“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包括司马迁著的《史记》、班固著的《汉书》、范晔著的《后汉书》,以及陈寿著的《三国志》,都是纪传体例。
C.《师说》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也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官职低。
同类题4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干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庙号来纪年的。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C.《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雨果,法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
D.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排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四大悲剧:《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
同类题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中“一片神鸦社鼓”,“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B.《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了《霓裳》曲,“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C.“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或褒贬或同情的称号,例如“靖节”“文忠”“灵”“厉”就是一种褒扬。
D.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如“白居易字乐天,苏轼字子瞻”;古代对人称字表示尊重。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古代地理
风俗礼仪
饮食器用